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好“半边天”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也是新形势下扩大就业的有力举措。作为妇联组织,如何顺应妇女时代发展需求,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大局,团结带领妇女群众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作用,是当前妇联工作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
一、现状
近年来,嘉善县妇联积极顺应妇女时代发展需求,把搭建服务平台与推动发展创新有机结合,以提升妇女创业能力为基础,以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引导城乡妇女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新业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妇女创业激情,使妇女创业创新由“小众”走向 “大众”,在拉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提升创业能力,激发妇女创业信心与热情
把提升妇女创业能力,作为促进妇女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妇女创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1. 构建服务网络。 积极整合与开发部门力量和社会资源,不断把女性创业就业促进工作引向深入。2014年成立县级女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分别设立在县园艺所、县科创中心、县社区教育中心),下设9个镇(街道)服务站、118个村(社区)服务点,43家实践(示范)基地,初步形成县、镇、村三级网络。如设立在县园艺所的指导中心,设有创业之家、致富加油站、创业孵化园等功能区域,依托中心独有的农业专业技术及阵地资源,面向广大农村妇女开展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咨询等服务,力促农村妇女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2. 拓展阵地资源。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妇女创业实践能力,县女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巾帼专业合作社、“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和支持女性就业创业企业、加工点及其他社会组织,培育了43家“发展空间大、示范效应强”的基地、作为妇女创业培训实践基地,为广大妇女创业提供指导。同时中心依托县妇女网站,开辟《女性创业创新网上妇女之家》,设置创业指导、政策解读、创业项目等专题,打造妇女创业服务的“空中阵地”。各镇(街道)创业服务站发挥微信、农民信箱、手机短信、村级简报、远程教育网络等载体作用,通过菜单式服务、活动式培训,构建农村妇女创业服务的立体式网络。
3. 整合人力资源。 为破解妇女创业创新过程中的难题,中心依靠社会各界精英团队的力量,发挥其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妇女创业信心与热情。聘请农经、科技、职教等条线的专家,建立女性创业指导专家队伍,推出“菜单式”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等技术指导,为妇女创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以工商、税务、金融部门的专家为主,建立创业顾问团,为女性创业过程中的厂房租建、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资金贷款等方面,提供“跟踪式、契约式、恒温式”服务。
(二)提供创业支持,优化妇女创业发展环境
坚持主动介入、优化服务的原则,成立巾帼创业合作联盟,农经局、科技局、人社局等22家单位加盟,签订《“巾帼创业合作联盟”框架协议》,实行每月一联系、每季一互动、半年一共建、每年一实事的“四个一”共建机制,通过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与职能优势发挥,形成推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的整体合力。
1. “帮技 ” , 开展技能传授。 依托县女子学院学科特色、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面向全县妇女开展继续教育。与县电大合作,连续四年开设园艺技术大专班,每年为近40名种植女能手提供免费职业教育,帮助掌握新技术、树立新观念。与县供销社联合,在全市率先成立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巾帼分会理事会,先后举办农产品女经纪人初级、中级培训班,提升经营发展能力。 建立女性创业档案, 并与农经、供销、科技等部门密切联系,深入开展“巾帼创业致富直通车”活动,将创业政策、转型转产项目、致富先进典型、资金扶助、创业知识技能等送到妇女手中。近两年来全县共开展直通车活动57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份,服务妇女29939 人次。
2. “帮钱”,协调资金扶持。 实施女性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帮助妇女突破创业发展资金瓶颈,两年共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273万元,受益妇女115户。2014年底与县农办、县民政局、县农商银行联合在马家桥开展试点,为低收入女农户争取全省首批农村扶贫小额信贷贷款,全县共有12户农户收到了丰收爱心卡,获得了35万元扶贫贷款,为农村低收入妇女增收致富开拓有效路径。
3. “帮销”,营建销售网络。 与农经部门联合,推荐优秀农产品女经纪人参加各级各类农展会,举办精品农业等各类创业项目推介会。大云杨珍作为女大学生现代农业创业典型,她的“华神”牌中华鳖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县供销社以“银加善+”集体商标为引领,积极为农产品女经纪人搭建网络营销平台,改变原来各自营销、各自拓展渠道的局面,大力提升创业品牌。目前,“银加善+”姚庄黄桃、“银加善+”干窑富硒米、“银加善+”范泾草莓等80余个品牌已进入上海、杭州等地市场,并通过电商销往全国。
(三)打造创业新模式,引领妇女发展新业态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在女性创业群体中的普及应用,引导广大妇女投身网络经济,实现网络创业梦想。
1. 普及电子商务 。 充分发挥女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创业孵化方面的优势,近2年举办女大学生SYB创业培训等电子商务普及培训班22期,受训妇女1800余人。为了更好地助推女大学生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鼓励女大学生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创业,2015年的SYB创业培训,不仅开办了互联网+”等创业实训项目,优秀学员还可落户“嘉善科创中心创新园”,注册创办企业,享受包括创业孵化基金、贷款、免费创业场等优惠政策,受到了女大学生的欢迎。
2. 助推转业转产。 紧紧围绕全县水环境治理、三改一拆、畜禽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要求,引导妇女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女经纪人、女性领办的家庭农场、农家乐负责人等服务力度。与县农经局、县供销社联合举办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开设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实践与思考》、《农村电子商务政策分析和运行》等课程,并组织女经纪人赴先进地区考察农业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村女能手、女经纪人等系统学习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转变创业致富理念,提高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举办“绿色联盟,携手发展”现场交流活动,进一步强化妇女网络意识、品牌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拓宽农村妇女发展渠道。如大云镇农村妇女张岸迟,2014年主动拆除2000余平方米的猪舍,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县妇联从资金、经营模式、规划设计、导师结对、电商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扶持,目前她已顺利开办了集养生、果蔬、林园、餐饮和垂钓为一体的嘉善“云乡园”家庭农场。
3. 辐射来料加工。 大力推进巾帼来料加工业发展,引领创业妇女开拓网络市场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巾帼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带动妇女实现“家门口”的创业创富,初步形成了西塘镇手工盘扣、大云镇十字绣、姚庄农民画等来料加工一镇(街道)一品发展模式。与县农办联合开展农村妇女来料加工产业电商对接会,促使来料加工产品在网络销售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围绕助推西塘手工盘扣发展,指导鸦鹊村成立“吾巧”手工盘扣编织社,整合社会资源牵手合作发展,借助西塘旅游市场优势,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将手工盘扣推向市场,引领更多妇女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 、创业技能不足
实践中,针对女性的专业化创业培训虽然有,但普及面不够广,许多从事创业的妇女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缺乏全面的创业技能及经营管理水平,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其后续经营管理的质量。比如电商创业方面,据调研显示,农村妇女参与电子商务创业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35岁,而35岁-50岁年龄段的妇女,有参与电商创业的热情,但苦于没有电商技能,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创业者采取实体+电商的创业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实体营销经验,但对网络创业比较陌生,对其竞争的激烈性估计不足,导致利润甚微。
2 、创业资金难衔接
创业资金的筹措是制约女性创业的瓶颈。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创业女性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筹措资金,较少向银行借贷。部分初次创业的女性,对市场及产品的把握经验不足,因资本实力有限,创业规模较小,层次较低,难以创造盈余。当她们想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时,又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投资机构的青睐,致使在创业初期就遭遇贷款筹资的“寒潮”,轻轻折翼即一跌不起,创业规模无法做强做大。此外,虽然财政、社保、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组织也可以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贷款,但资金额度有限且手续繁琐、流程复杂,受益覆盖面有限。如县妇联的小额贴息贷款项目,实施达10多年之久,扶持对象一直局限在从事农业的创业妇女,对大量从事农家乐、来料加工、电商微商的创业妇女却爱莫能助。
3 、创业资源较分散
调研中,创业妇女普遍反映在创业项目形成、落地、实施过程中,由于人才、资本、产业等各种相关创业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导致创新想法较难及时生成并有效转化为现实。创业团队、创新人才和女企业家、妇字号以及普通创业女性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不多,互动学习的渠道不广,使有创意、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难以寻求与资金、产业及所需资源的对接。
4 、创业环境待改善
一是创业政策扶持需强化。虽然我县各级政府面向创业者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较少有具体针对妇女创业特别是网络创业的扶持政策。调研发现,政府在扶持妇女参与电子商务创业的政策较少,范围较小,有些只局限于破解资金瓶颈等个别问题,对创业准备、初创、发展等各阶段的扶持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扶持链条。二是部门合作力度待加强。当前涉及创业的各有关部门都是依托自有资源开展工作,基本上各自为政,尚未形成互通有无的良好合作体系。这种模式对各部门开展工作获取有效资源和信息形成了一定的局限。三是社会组织作用待发挥。当前各种社会组织、市场力量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尤其是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尚未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在为创业妇女提供培训和业务指导等方面还缺乏有效的作为。
三、对策和建议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网络覆盖面广、工作渗透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势,通过活动、理论、入户、信息宣传及嘉善妇女网、微博、微信等平台,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广大妇女了解掌握、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另一方面要注重培树“双创”典型,通过挖掘一批、储备一批、培树一批、宣传一批,激励更多妇女跨入创业创新行列,努力营造支持妇女创业兴业、敢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2、加强培训,提升能力。 坚持以培训为先导,将培训作为增强妇女素质、提升妇女技能、开阔妇女思路、促进妇女创业创新的务实举措。在培训内容上,要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形势,在开展传统妇女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侧重加强互联网发展趋势、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创业技能及有关妇女手工编织的创意设计、市场营销、包装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形式上,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妇女就业特点,坚持分级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规模培训和订单培训相结合,着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打造品牌,促进发展。 在服务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把妇女手工编织产业作为妇联系统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之后又一项围绕中心拉动产业的重大举措,通过为创业妇女协调落实贴息贷款、税费减免等“双创”政策,不断发展壮大妇女手工编织企业和合作组织,推动形成“企业+基地+千家万户”“合作社+家庭作坊+千家万户”“女能人+千家万户”的生产加工模式,引导妇女运用“互联网+”提升发展水平,实现手工产品的文化创新、产品创意和品牌创造,实现妇女手工编织产业联盟、联网、联营。同时要大力探索产品销售推介渠道,注重发展网上展示、交流、洽谈和销售妇女手工编织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营销模式和“经纪人+市场(订单)+产品”的营销体系,辐射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创新、就业增收。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要引领广大农村妇女和返乡创业女性大力发展网上农业,通过“电商+协会+妇女”模式,积极开办网店、微店,促进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实现农产品的高附加和经济利益最大化。
4、突出重点,强化服务。 创新形式,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妇女创业创新的服务模式。以县女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引领,建设和打造妇女创业创新基地,积极为入驻基地的妇女协调落实相关税费减免、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优惠政策,并主动做好政策宣传、项目推介和创业指导、权益维护等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妇联女企业家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广泛对接,使她们互相交流信息,为妇女创业创新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鼓励支持女企业家、社会资本创建适合妇女创业的众创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妇女创新创意与企业发展、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有效衔接。充分利用各级“妇女之家”,把年龄相仿、目标相近、志向相同的创业创新者凝聚起来,通过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帮助妇女学习互联网技能、提升电子商务经营能力,支持有意愿的创业妇女开网店创业,培育扶持一批女性创客和创业带头人。
5 、聚合资源,织好双“联”网。 一联政策资源,强化创业政策衔接整合。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探索整合财政、人力社保、工商、税务、商务、农办等多部门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统一化的创业扶持信息交互发布平台,以利于政策衔接,建立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创业扶持链,使创业政策能有效覆盖创业筹备、创业起步、创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能满足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和妇女多层次的创业需求。二联部门力量,形成妇女创业工作合力。建立信息完备的创业数据库,由县统计局等部门或委托专业的调查公司定期开展妇女创业状况调查,定期公布全县妇女创业活跃程度、创业发展态势、创业环境评价等创业市场动态信息,引导创业女性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向、创业项目,防止盲目创业、无序发展。
6、强化扶持力度,破解创业瓶颈。 在继续实施农村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项目的基础上,以财政资金为依托,增设妇女创业创新补助基金,重点对从事电商、微商、来料加工等微创业妇女进行资金补助,鼓励她们招聘智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创业水平,从而发挥好政府性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