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所高中面临物理和化学老师缺口

20.03.2015  09:57

杭十四中学生上课前使用电子点名牌报到。 图片由学校提供

    去年下半年,为了与新高考改革方案实行相对应的教学模式,省教育厅在省内11所高中试点进行“必修课分层走班”,今年将推行至全省。近阶段各高中的走班方案都已拟订,打算在期中考试完或最晚至5月份实施。

    记者走访杭州前八所重高发现,各个中学的走班方案各有特点,按照共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层+选课走班模式;不分层+选课走班模式。这只是大类选课走班方式中的两种,根据学生们的科目选择和学校教学计划,走班方案几乎不重样,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一个班能够出现35个不同的课表,一周39节课全部满格。

    某高中老师拿着一张课表在办公室若有所思地说道,将来高考文、理科状元的单一模式将打破,很有可能会出现多个不同科目类别的状元。

     学生人手一份不同课表

    排课老师吐槽挑战统计学智商

    按照学生成绩水平进行分层走班,让学生选择老师,选择教学层次与进度,进行分层走班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这样的走班模式杭师大附中、浙大附中早已在进行了。

    不过,记者从多所重高了解到,现在即将推行的是“分层or不分层+选课走班模式”。它与“必修课分层走班”不同的是,在基础科目成绩水平分层模式上,多了次选课走班。其中,部分学校只实行基础科目选课走班没有实行分层即不分层+选课走班(类似大学选修课走班)。新高考改革要求除语、数、外必修科目外,学生需要在理、化、生、政、史、地、技术,七门科目中选三门作为必修课高考选考科目。

    学生可以选择理、化、史,也可以选政、史、化等多重搭配,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一个课表,一个班可能会出现35个不同的课表。杭十四中朱老师说:“35个课表是一个班里可能会出现,35个学生人手一份不同的课表。老师把七门课都排出来,把选某门课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就行了。七门课看上去不难排,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挺挑战统计学智商的。不仅要为‘七选三’的高考科目准备,还要把关系到能不能毕业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排进来。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见习记者 张方方 文 蔡郦 制图        编辑: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