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50多岁阿姨打麻将突然胸闷 心脏破了个洞

23.01.2017  16:15

  每年冬天,医生们都爱“谈心”。因为天气一冷,心梗病人真的太多了。这几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主任洪玉才的手机,一直响个没停过。心梗患者以三成的速度增加,最多的一天,科室连着抢救了5位突发心梗患者。

  昨天下午,洪玉才主任请来心外科主任钱希明、ICU主任潘孔寒。三位大主任聚在一起,和钱江晚报记者说起一位心梗患者的故事,目的是提醒年末新春,大家玩乐时注意不要太过劳累,以免累及心脏,发生悲剧。

  家住浦江50多岁的陈阿姨,和小姐妹搓麻将时,突发胸闷。回家休息一晚,之后的情况却急转而下。心脏大面积坏死,靠近心尖部位的心脏表面长了一个鹅蛋大小的室壁瘤,心脏里还破了一个3cm左右的洞。

  “这是我接诊过病情最危重的患者之一。如果不治疗,死亡率100%,就算动手术,活下来的机会也不到两成。”钱希明主任说。

  搓麻将时突发胸闷

  熬了一晚才就医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在病房里见到了陈阿姨。她不到60岁,1米58的个子,体重105斤,有二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之前偶尔也会感觉胸闷不适,但通常休息一下后就会没事。

  陈阿姨的女儿说,妈妈很热心,人缘也不错。退休之后,喜欢找小姐妹一起搓麻将。二十多天前,她像往常一样约了朋友到家里。打了几圈麻将下来,陈阿姨赢了好几把,正玩到兴头上,她却突然感觉胸闷,有点透不过气来。

  “会不会是心脏的毛病?要不要上医院看看?”小姐妹问。

  陈阿姨摇摇头,盘算着,这估计不是什么大毛病,像平时那样休息休息就好。而且眼下也快过年了,孩子们工作也忙,尽量别麻烦她们。她和小姐妹提前散了场,回家休息,晚上不到八点便睡下了。

  结果熬了一晚,胸闷、胸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第二天一早,陈阿姨被急救车送进了医院。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肌急性缺血,建议立即转诊。两个女儿、女婿急忙赶到医院。当天下午,陈阿姨被送至金华中心医院,并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手术。

  心脏像轮胎一样“鼓包”

  还“破”了洞

  做完支架手术,一家人以为情况能好起来。到了晚上,陈阿姨却接连出现胸痛、浑身冒冷汗、脸色苍白、血压持续下降的症状。这是突发急性心梗!

  陈阿姨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室,安装了主动脉内球反搏装置(一种心脏机械辅助装置,可增加心脏供血,减少心脏的工作)。令人遗憾的是,病情还在恶化。

  “情况真的是一塌糊涂。”陈阿姨的大女婿蒋先生,一边拿着当时的心脏超声检查单,一边和钱报记者说,“心脏一半以上缺血,靠近心尖部位的心脏表面薄得像一层透明的膜,就像轮胎比较薄的地方,容易鼓包,心脏室壁比较薄的地方也会鼓包,形成了一个鹅蛋大小的室壁瘤。而且,心脏室间隔的地方还出现了一个3cm左右的穿孔。”

  1月10日晚上9点多,钱希明主任下了手术台,从杭州赶往金华会诊。

  “只有1%的心梗患者会出现心脏穿孔。心脏穿孔最严重的后果,包括心衰、心脏破裂、心律失常,而这三种情况,患者全部都有。”钱希明主任说,根据《欧洲心脏指数》评估,陈阿姨死亡率是83.72%,如果不治疗,死亡率是100%。

  另一头,蒋先生带着丈母娘的检查单,连夜赶到北京,找了最好的三家医院。得到的反馈也很糟糕,能抢救回来的机会微乎其微,专家建议心脏移植。狂奔200公里

  四科室联手抢救一颗破碎的心

  心脏移植,供体从哪里来?显然,病情已容不得陈阿姨等待。

  她的心脏已失去工作能力,医生为她装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暂时代替心脏功能,以保持对脑、肾、肝等器官的正常供血。而一旦撤机,几十秒内,陈阿姨就会出现心脏骤停。

  钱希明主任经过详细研究,认为转院急诊手术是唯一的生存机会。

  金华、杭州两地距离将近200公里,陈阿姨转院,ECMO不能撤机。

  为了避开早高峰,1月13日上午5点多,救护车从金华出发,全程ECMO保驾护航。7点多,救护车顺利到达杭州邵逸夫医院庆春路院区,而钱希明主任、洪玉才主任和潘孔寒主任的团队,早早在医院里等待。救护车一到,陈阿姨被立即送入手术室,钱主任亲自主刀。

  常规心脏手术一般要让心脏先停跳再做,但陈阿姨的心脏太脆弱了,经受不起再一次停跳缺血的打击。于是,钱主任决定,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施行手术。他利用患者自身心包组织,把破口修补、坏死的心肌缝起来,术中一并撤掉了ECMO。

  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陈阿姨被送入了ICU。昨天下午,她已经转到了普通病房,虽然身体虚弱,但是已经可以下地走路。陪伴在一旁的女婿蒋先生说,“你都不知道,当时丈母娘进去做手术,我们一边焦急地等着,一边开始准备身后事,心里很难受。现在医生说,年前能出院,想想真的像梦一样,很感谢邵逸夫医院。”

  发病后6~8小时以内

  是心梗急救的黄金时间

  冬季是心梗高发季节,邵逸夫医院ICU病房和急诊室也住了好多个心梗急重症患者。为了尽最大努力拯救危重症患者,医院还特别成立了急诊工作室,以急诊科为平台,整合了全院各个专科的力量。

  三位主任也希望通过钱报记者提醒市民,天气一冷,血管一收缩,血栓也会更容易堵住血管,诱发心梗。而老年人抵抗力也较弱,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冬天寒冷,引起身体其他疾病如风湿病、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疾病等的发作,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冠心病更容易突然发作。

  那么,冬季到底该如何“护心”呢?专家们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钱希明:护心有“三把斧”

  钱希明是心脏外科专家,他常常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说,善待心脏有“三把斧”:调脂、规律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调脂很好理解,就是要合理饮食,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而规律、定期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以预防心梗的发生。

  另外,他建议45岁以上的市民,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史,每年做一次冠脉CT检查。

  潘孔寒:定期服用血小板抑制剂

  潘孔寒是ICU的大当家,每天都和危重症患者打交道,工作压力很大,有时候忙起来得熬通宵。“说实话,接触了这么多的患者,我对自己的健康也有些担心。”

  潘主任说,他也是高血压患者。于是,他一方面开始定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血压,另一方面改变生活方式,每天骑车到医院上班,通过运动给心肺功能做“拉练”。

  洪玉才:每天坚持游泳1000米

  洪玉才主任经常提醒患者,你要多动动了,吃得清淡点了,戒烟少喝点酒了。

  而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除了不吸烟,他每天坚持游泳1000米,让心跳呼吸每天经历一个峰值,对人抵抗衰老和外界刺激非常有帮助。

  挤时间运动,他查房、开会时尽量走楼梯。“等电梯的时间加上乘电梯的时间,跟走路花费其实差不多。趁这个时间锻炼身体,一举两得。”洪玉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