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资本市场打开中小企业全新路

27.10.2014  12:26
  昨天下午,在嘉兴市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推介会上,浙江裕华木业有限公司、浙江纯澳堂贸易有限公司、嘉兴市鼎赞科技有限公司3家拟挂“新三板”或浙江股交中心企业与相关中介机构现场签约;浙江爱迪曼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市欧柏特电气有限公司、嘉兴德瑞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嘉兴艾特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嘉兴汉森时装有限公司、嘉兴市广兴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庄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家于近期成功登陆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的企业获得现场授牌。 
  “上市?我们才刚刚上路。”浙江纯澳堂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琮玮告诉记者,“签约‘新三板’主要是为了规范公司体制,和上市还是不同的。”市金融办主任王申峰表示:“进入资本市场无疑能让企业更快捷地实现规范治理,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更高效地配置自身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国‘新三板’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未上市企业提供股权交易服务的同时,还能将企业推向市场,激发企业自身的价值,为企业未来登陆交易所市场打好基础。
  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嘉兴成绩如何
  1997年,钱江生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浙北第一只股票,开创了我市企业走资本市场之路的先河。到今年9月末,全市已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4家、股票35只,居全省第5位。全市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800亿元,约占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十分之一。另外,还有报会在审企业8家,辅导备案企业5家;登陆“新三板”企业1家,拟挂牌“新三板”企业22家;在浙江股交中心挂牌企业94家。全市上半年新增完成股改企业28家,位列全省第3位。
  “嘉兴板块”崛起,大量募集的资金回投当地,不仅繁荣了一方经济,也大大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新三板”扩容全国蠢蠢欲动之余需要思考什么
  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新三板”扩容至全国。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依托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
  作为纳入证监会统一监管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新三板”和沪深交易市场相比有着创新、创业、成长型特点。截至9月底,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达到1153家,其中高科技型企业占了76%,民营企业占了91%;二级市场整体市盈率约32倍,已经超过了做市股票27.74倍的市盈率。
  今年1月,位于海宁的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成为“新三板”扩容后的第一批挂牌企业,也是嘉兴地区首家挂牌公司。“挂牌‘新三板’后,企业在管理上更规范了,公司的影响力更大了,此外,金融机构对我们的贷款需求也更加支持了。”说到挂牌“新三板”的好处,虹越花卉财务投资部相关负责人江至云滔滔不绝。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市场发展部区域经理陈小苗介绍:“和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相比,‘新三板’的挂牌制度门槛更低,小额、便捷、灵活、多元,通过协议、做市、竞价转让三种交易平台分步上线,放宽股份限售。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新三板”对其准确定价、实现交易和拓宽融资渠道更像是量体裁衣。不过陈小苗也同时提到:“挂牌‘新三板’只是企业全新征程的开始,关键是挂牌以后如何发展。应当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梳理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尽早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明确公司短、中、长期的金融需求以及如何利用相应的金融工具。
  挂牌浙交所到底难不难
  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被业界形容为场内交易市场的“预科班”,也是我市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最便利的途径。截至2014年9月30日,浙交所共有挂牌企业1676家,其中成长板(股份公司)188家,创新板(有限公司)1488家;私募债备案数61单,备案总额61.1亿元;私募债发行完成38单,发行总额37.01亿元;会员机构248家,建设代理网点35个,实现融资金额96.27亿元。
  作为“企业上市培育学校”,截至9月末我市在浙交所成长板挂牌的企业有23家,在创新板挂牌的企业71家,全省排名第4位。
  今年5月,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嘉兴代理服务中心正式开业,为嘉兴众多想募集资金的中小微企业带来福利——今后要在浙交所挂牌,再也不需要往杭州跑了。上个月,利好消息再次传来:海宁和桐乡股权运营中心分别正式开业。这下,当地企业想挂牌,连嘉兴都不用跑了。
  海宁的浙江路仲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刚刚成功挂牌浙交所创新板,其董事长谢金松接受采访时表示:“路仲古镇的开发刚刚起步,仅今年的投入就将达到1亿元,但是传统的银行融资需要担保抵押,对于我们这种文化公司来说门槛很高。进入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希望抓住登陆创新板的机会,进一步进行股改,最终实现在主板上市。
  股改挂牌上市,谁助企业一臂之力
  6月25日,我市出台《嘉兴市企业股份制改造指导工作方案》(嘉股改上市〔2014〕1号),组成了以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5个部门分别牵头的5个企业股改工作指导组,指导县(市、区)全力推进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工作。
  9月30日,市政府正式发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对接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市本级企业在境内上市的,由市财政奖励300万元,其中,上市申请材料经中国证监会受理后奖励100万元,挂牌交易后奖励100万元,按招股说明书投资项目要求,募集资金50%以上投资在市本级或70%以上投资在嘉兴市行政区域内的再奖励100万元;企业在境外上市,募集资金投资在嘉兴市行政区域内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企业借壳或买壳上市并注册在本市的,或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嘉兴市本级的,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同时,对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所需建设用地、用电、用水和排污容量等指标予以重点保障,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或市有关扶持项目。
  据了解,《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企业挂牌“新三板”或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市财政给予50万元奖励。此外,还有区级财政的配套奖励。例如,秀洲区就规定,企业在境内成功首发上市且募集资金用于秀洲区项目建设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也就是说市区两级财政一共奖励500万元。另外,对于上市企业,秀洲区还将根据实际税收情况给予相关奖励,还首次明确对于企业股改的税费支持。今后,我市将建立股改后备企业库,对于列入股改后备企业名单的试点企业完成股改后,因股改涉及有关资产评估增值、转增资本、产权(股权)变更、历史留存等产生的新增财政收入,市财政按市级地方留成部分50%的比例补助给企业。
  根据《意见》,3年内,我市计划实现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0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达到100家、挂牌和上市后备企业达到100家、股改后备企业达到200家、新增股改企业达到200家的目标。
  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加快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步伐、做大做强资本市场“嘉兴板块”有着重大意义,“希望新政可以降低企业股份制改造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加速发展。

来源:浙江在线嘉兴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