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绿源村40多家养猪户治水后转型
30.09.2015 15:06
本文来源: 政府
叶金华是绿源村的党总支书记,2011年开始曾经利用自家的老房子养猪,最多时一年出栏数八九十头。去年全市开展“五水共治”,他带头关停自家的养猪场并开始养殖土蜂。
“我们村原先有养猪户40多户,由于规模不大,以散养为主,所以村里的污染较重,水沟都是又黑又臭的。”叶金华说,“自从‘五水共治’养猪场关停拆除后,我就鼓励退养户转行养土蜂,并成立了土蜂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已有40多家养蜂户。
和以前的养猪相比,不少农户反映——养蜂投入少,收入稳,更干净,80多平方米的蜂箱只要一两千元,现在最多的蜂农有蜜蜂70多群(每群约2万只蜜蜂),一般能产蜜400多斤,每斤售价80-100元,收益较可观。养土蜂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因为义乌、浦江等附近的客商自己会跑到村里来收购。
“我们绿源村花的品种多,全村有2000-3000亩不同程度密度的花种,再加上我们村种蔬菜的少,不用喷洒农药,完全无污染,而且养蜂对气候、环境的要求都不大,祖辈都有一定的养蜂经验,非常适合发展养蜂业。”叶书记笑着说道,“现在合作社可以给蜂农提供技术支持、品种改良等服务,还组织了专业培训来增加蜂农的养蜂知识。目前已经有23户退养户转型养土蜂了,接下去还将有部分养猪户开始转型养土蜂。”
说到养蜂专业合作社下一步计划,叶书记想了想说道:“我们打算在鼓励退养户转型的同时扶持低收入农户,原先已有20多户低收入农户养土蜂了,今年我们计划再发展20户,个人交150元/群的费用,合作社再补贴300多元/群,通过养蜂来增加低收入农户的收益,同时再联系农业局、林业局,多争取些补助来加大本村的绿化,实现养蜂与环境整治的双赢,真正让村民感受到养蜂的‘甜蜜’。”(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本文来源: 政府
30.09.2015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