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电影节艺术总监:期待章子怡的更多亮相
卡梅隆·贝利是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总监。如今,这一电影节的程度正在逐渐追赶着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脚步。提起自己的电影节,卡梅隆显得很骄傲:41年历史,每年会有大量电影的北美首映选在多伦多,更重要的是,最近10年来,至少有3部拿到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人民选择奖的电影最后摘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节的桂冠。
多伦多,甚至不是圣丹斯,在人们谈论北美电影市场的时候,意外地取代了所有美国城市,成为每年最重要的电影展映地。比起圣丹斯电影节更新更年轻更追逐潮流的口味,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一直以来就像是一个四平八稳的中年人,已经有了不少家底,黄金期还有不少年头。
然而和欧洲三大或是釜山又不一样,多伦多电影节没有官方的电影市场,一切关于电影的动作,就是观看。直到去年,才有了人民选择奖之外的一个竞赛单元,小巧,入围影片12部,多伦多人把它命名为“站台”,以贾樟柯电影的名字。
这很可以作为多伦多电影节与中国电影关系的一个侧面。除了有专门的中国选片员,卡梅隆·贝利本人来过中国至少六次,参加了每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不少国外影人一样,他感兴趣的是日益增长的观影人数,以及爆满的影展放映单元。但同时,他也明白,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远远不够,甚至连影展电影都只能称得上屈指可数。想要成为一个电影大国,大概还是需要影展上多走几圈,赚些名声,博点关注。
网易娱乐:你去年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参加了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的“北京之夜”活动。那么今年你又来到了北京国际电影节。我想知道,这两个电影节之间日后还会有什么互动吗?
卡梅隆·贝利:其实我从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始就来了,这六届电影节我都来到了北京。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成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多伦多电影节更悠久一些,已经举办了41届。我很高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团队可以来到我们的电影节举办活动,我相信我们可以一直学习彼此的长处。北影节成长的很快,选片的质量每年都变得越来越好。今年的片单也非常的棒。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在这样大的国家,为一座如此庞大的城市举办的体量很大的电影节。我也很高兴能看到观众的成长。据我得到的消息,很多场次都满了。观众们也有机会在这段时间看到很多他们平时看不到的电影,毕竟这些电影不会做公开的院线发行。我想这是一个电影节应该成为的样子。
网易娱乐:每年北影节会邀请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展映的片子。那么多伦多有在北影节上看到任何片子可以拿到多伦多电影节上展映么?
卡梅隆·贝利:我想这样的事情可能还没有,因为我们在这儿看到的电影可能都是已经在欧洲或是北美各大影展放过的了。可能对我们来说这些片子就不够新了。但是我们也会利用这段时间和一些电影人见面,看看他们在做的项目。虽然可能因为没有完成,这些片子没有得以入选片单之内。但我们有机会可以看到,并邀请他们到多伦多进行放映。
网易娱乐:那今年有发现到什么好作品么?
卡梅隆·贝利:当然有,不过我什么都不能告诉你。(笑)
网易娱乐:去年《流浪的迪潘》拿下了金棕榈,戛纳的评论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这部电影。但我听说,你个人比较喜欢这部电影。所以我很好奇,你从其他电影节的片单里为多伦多电影节选片的标准是什么?
卡梅隆·贝利:我们当然会从其他电影节里选一部分片子。每年我们会选一批戛纳的电影,几部柏林的片子,还有几部圣丹斯电影节的片子。我们很幸运,总能找到最好的电影。我们也在这些电影节上找到一些还没在北美上映的,特别有力的电影。《流浪的迪潘》其实是个有趣的例子。我觉得它是去年戛纳电影节上最好的几部电影之一。我觉得它讨论了同情心、身份认同等问题。但它没有出名的演员。虽然是法国导演的作品,但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法国影星。所以我觉得很多人没有做好准备雅克·欧迪亚(本片导演)拿出这样一部电影。但电影的质量是毫无异议的。这也是我们在找的电影,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作品,只要足够好就可以了。
网易娱乐:我知道你本人也是一位影评人。但是“影评已死”这个口号已经被喊了几十年了。你怎么看待如今电影与影评人的关系?
卡梅隆·贝利:的确,这个口号喊了几十年,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直在喊影评已死,但到现在影评也没有死掉。对我而言,影评一直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人们理解电影。影评会有所改变,而且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世界各地都有年轻的影评人冒出,他们可能不再为报纸撰稿,但是会把自己的文字发在网上。影评可能会有争议,但这很正常。因为评论的意义就是要挑战主流的常规意见。挑战观众,有时是挑战电影人。我不期许电影人会爱影评人,但影评人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易娱乐:你作为多伦多电影节艺术总监的同时,还主管国际合作和一些商业项目。在你看来,怎么平衡一个电影节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卡梅隆·贝利: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很多大的电影节其实已经能回答这个问题。你知道,一些小的电影节其实没有必要去管商业上的问题,毕竟电影买卖在小电影节上发生的并不多。而在像多伦多电影节、或者柏林、戛纳,商业的一面是很重要的。每年有5000多家公司参加我们的电影节,他们的工作就是去做电影买卖,这是个很重要的产业。而艺术性是无法离开商业性的,没有商业合约,很多电影也做不起来。所以追求平衡很重要。多伦多电影节并没有像戛纳、柏林、釜山这样的官方电影市场,但我觉得我们在找一种折中的办法。艺术性方面,我们在找能找到的最好的电影;然后我们也邀请片商来多伦多进行交易。所以多伦多电影节上会有大量成交的项目,但我们是以艺术性的考量来筹备每一届电影节。
网易娱乐:最近十年,至少有3部获得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人民选择奖的影片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或者其他奖项。你们是怎么做到能把这些电影先请到多伦多做首映的?
卡梅隆·贝利: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是很幸运的。我们通过40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定的名声。很多时候,是这些电影先接触我们。他们向我们提交电影,他们想要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放映。我想他们自己也清楚多伦多电影节是有某种纪录的,从1999年《美国丽人》在多伦多首映后,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奖项开始,不少片商开始发现,这是某种通向奥斯卡的大路。但当然不能说多伦多电影节的团队就是天才,我还是要说是我们很幸运,有这些片方和我们接触;我们也在做最大的努力进行选片。我们也有一批素质很高的电影观众,他们很了解电影,观片量很高,品味也不错。你知道,不是那种特别势利的口味,他们能看到电影的情感与艺术性。我觉得是他们发掘出了诸如《美国丽人》《国王的演讲》《贫民窟百万富翁》《为奴十二年》《聚焦》等等影片。我觉得这是多伦多电影节有幸能有这么好的观众。
网易娱乐:去年开始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设立了以贾樟柯电影《站台》命名的竞赛单元,这是出于什么考量?
卡梅隆·贝利:这其实是紧跟着你的上一个问题。你知道多伦多电影节以奥斯卡奖电影出名,观众们爱看,我们也愿意放映。但我们也非常重视作者电影,那些由有着自我观点的经验丰富的导演拍摄出的强有力的作品。我们希望在电影节期间能够展现这些导演们的个人观点。我们希望这个单元小体量,但选片精心,所以只有12部影片入围。我觉得把这个单元做成竞赛单元可以得到更多诸如媒体、评论的关注。我们也希望那些世界知名的导演可以成为这个单元的评委。去年第一届,我们有幸请到了贾樟柯导演。我们以他的电影《站台》命名这个单元,当然是因为在我看来他是当今最好的几个作者导演之一。而我们也想向世界发出讯号,多伦多电影节正在重新开始关注这些电影。
网易娱乐:今年奥斯卡奖引发了诸多关于“多样化”的讨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卡梅隆·贝利:我们在选片的时候总是会注意这个问题。我们不是为了“多样化”而来选片,但是我希望我们选片的时候能够代表这个世界。我们是一个世界性的电影节,每年有70个国家的影片展映。我们了解电影是其所属社会的投影,所以我觉得多样化的问题其实是如何更好地反射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貌。
网易娱乐:去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展映了不少华语电影,比如《华丽上班族》《老炮儿》等,那你们在挑选华语电影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标准?
卡梅隆·贝利:我们有专门的关注中国电影的选片员。她很了解中国,和不少电影人也很熟悉。当然首先还是电影的质量,我们关注的是能够展现电影技艺最好的作品。同时我们也关注那些具有原创性的力量,那些做一些新颖的、有趣题材的电影。我不觉得有哪几种故事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不过多伦多电影节的选片比较广泛。我们既有贾樟柯早年那几部非常有挑战性的作品,也有《老炮儿》这种票房大卖的商业片,还有宁浩的《分手大师》。我们可以把选片范围拓展到从艺术电影一直到非常标准的商业片。但其实我们就是在找好的电影。
网易娱乐:你怎么看待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你知道,现在人人都在讨论。
卡梅隆·贝利:首先是观影人数真的太多了。不仅仅是商业片院线,连北京电影节,不少场次都是满的。人们也在开始看那些非常有挑战性的艺术电影,这是个好的迹象。我觉得可能仍要花费些功夫去建立中国市场与西方电影市场的桥梁。我认为,即使在现在,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也仍然不为西方所熟知。我觉得章子怡,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中国女演员,是为数不多的,西方人能叫得上名字的,仍然活跃在银幕上的中国电影演员。我们仍然希望她能够拍更多国际化的作品。但其他的演员,即便他们在好莱坞电影里演一些小角色,人们其实也不知道他们,或者说并不认为他们是演员。但像成龙就是个例外,不过他算是香港电影人。我觉得仍在活跃的中国电影人应该多在国际上宣传他们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在国内都很忙,但我真的觉得他们应该去国际电影节上,多见见媒体。我觉得他们应该更好地为人所熟知。
网易娱乐: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选片工作开始了吗?有什么我们可以期待的?
卡梅隆·贝利:是的,已经开始了。我当然不能在现在就透露给你任何导演或者作品的名字。但我觉得我们已经请到了不少好的作品。这又会是一年盛大的电影节,我觉得我们都可以期待一下?
网易娱乐:可以给我们一点线索提示吗?
卡梅隆·贝利:(大笑)不,一点提示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