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龙寄语海内外浙商:把根留住
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昨开幕,现场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1111亿元
开幕式上,夏宝龙书记向浙商总会会长马云授牌。本报记者黄曙林吴元峰李震宇 摄
参会浙商代表在省人民大会堂的大厅内合影。 本报记者 黄曙林 吴元峰 李震宇 摄
“又是一年金秋时,世界浙商再次汇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传递的是游子对母亲的思念,表达的是绿叶对根的眷恋。”在昨天上午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开幕式致辞中,省委书记夏宝龙代表5500万浙江父老乡亲,向与会的海内外浙商代表传递了浓浓的亲情。
开幕式上,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做了主旨演讲,之后还举行了浙商创业创新项目签约仪式、浙商总会授牌仪式、浙民投和浙商成长基金助推转型发展大项目启动仪式、优秀浙商颁奖典礼等众多活动。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浙商转型有新气象
作为广大浙商的“娘家人”,夏宝龙深情地说:“浙江是浙商永远的家,浙商的根永远在浙江。有根就有生命,有根就有亲情,有根就有力量,有根就有腾飞!”本届世界浙商大会的主题是“经济新常态、浙商新机遇”,夏宝龙也希望广大浙商把根留住。
“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浙商要有新作为、实现新突破。”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在演讲中对广大浙商提出了殷切期望。因为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是浙江最珍贵的金字招牌,也是浙江发展最倚重的力量。
李强介绍说,尽管全球经济低迷,但浙商勇于化危为机,转型发展有了新气象。今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省138家企业入围,连续17年蝉联全国第一,新兴产业入选企业比重不断提升。2012年“浙商回归”工程实施以来,在外浙商积极响应,回归项目、回归资金逐年增加,回归质量不断提高,以七大产业为重点投向的重大项目占到了74%。
浙江正着力把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打造成“万亿级”产业,加快发展茶叶、丝绸、黄酒、中药等一批浙江特有的历史经典产业,形成特色性强、集聚度高、辐射面广的产业生态圈。我省正在建设100个特色小镇,估算3年内投资5000亿元,加上配套投资将超1万亿元,使这些特色小镇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和新经济的发动机。同时正在谋划建设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到临安市区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许多中国人把“出国游”变成了“购物游”,也让李强感到了国内消费的“痛点”。“中国经济已从‘短缺经济’转变为结构性‘过剩经济’,但‘过剩经济’并不意味着缺乏需求,而是有效供给不足。”李强说,“浙商要找准消费‘痛点’,从供给端发力,让产品有更高的性能、更好的体验,同时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满足中高端需求和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创造需求的能力。”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王燕平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