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税收能否再降低 跨境商品的种类是否会扩大
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 龚献明 摄
杭州设立中国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事终于尘埃落定。前天,国务院给出了同意设立的批复。
这一纸批复让我们对未来电商发展有了更多想象:跨境电商的税收是否会进一步降低?跨境商品的种类是否会放开?
现在,大城市已然站在风口,开始下一波的电商升级。那么农村,又能否等到风来,在电商时代争得一个与城市平起平坐的起点?
昨天,本报邀请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探讨风口下的跨境贸易和农村电商。
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消费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市场。
陈乃科是做外贸的,近年对此有深切体会,全国在外贸发展上遭遇“瓶颈”,在这一关键时刻,跨境电商可以成为突破瓶颈的“助推器”。
从外贸形势特征来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渐成外贸发展趋势;从外贸目标市场来看,跨境电商与海外新兴市场的崛起不谋而合;从外贸商品种类来看,跨境电商涉及的行业类别也在不断扩大。
但跨境电商还一直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和税收的空白地带。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突破传统商贸的制度障碍,引导跨境电商进一步有序发展,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陈乃科建议,适时放宽跨境电商的准入认证标准,在检验检疫方面进一步放宽跨境电商进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3C产品的准入和简化监管流程,有条件地采信国外质检标准。
目前,商检对以上品类商品的引入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繁琐的审批流程和漫长的审批期将很多境外商家直接挡在了国门之外。但此类商品是国内消费者“海淘”的重要品类。许多消费者仍然只有通过出境购买,或“灰色海淘”来实现购买。
在税收方面,可以借鉴香港自由港税收政策,适度降低跨境电商贸易商品税负。比如,化妆品的行邮税率,建议由现在的50%降低为10%-20%,这能更大程度满足国内消费者基本的消费需求,也有利于鼓励正规渠道进口,避免“海淘族”大量海外采购带来的税收漏征。
其次,提高个人生活消费品关税限值。每次进口个人生活消费品限值为1000元人民币的规定,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购买需求,而且一旦超额就会对通关产生障碍,建议提升限值到1万元以上。
谈跨境电商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
建议在义乌开展跨境电商试点
为探索跨境电商积累创新经验
作为唯一的县级市,义乌成功入围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列。义乌开展跨境电商试点,既具备相应的基础,也具备实际的需求。
2013年,义乌市线上交易额为856亿元,2014年突破千亿达1156亿元。其中,跨境电商从无到有,实现交易额153亿元,占2014年全市电商总额的13.2%。
目前,义乌已居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首位、支付宝百强县(市)榜首。
义乌内贸网商密度已居全国第一,外贸网商密度仅次于深圳、位列全国第二。到2014年底,义乌电商的账户总数超21万,2014年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电商主体由9307家增长到21752家,增长了134%。该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为“中国网店第一村”。
除知名电商平台入驻外,知名电商采购中心、国内外物流企业也聚集义乌,还新生了不少互联网金融产品。同时,义乌在多年前就开辟线下的进口商品馆以及线上的进口电商平台,同时正在布局浙江省外贸进口直营网络。
另外,作为全国首创的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义乌建立了一套适应小商品贸易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等特点的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税务等配套监管机制。这一贸易方式与电商业态相似、政策相通,为探索跨境电商积累了政策创新经验。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特派记者 高逸平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