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构建基层居家养老服务新体系 助推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嘉善县姚庄镇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60周岁以上老人约1.11万人,占总人口的27.82%。今年以来,姚庄镇通过入户走访、召集座谈等方式,对22个村(社区)9375名老人开展了“居家养老照料服务项目需求”问卷调查。据统计,该镇60周岁以上老人有经济来源的占62.82%,其中15.26%希望得到家政服务和生活照料,74.35%需要娱乐服务和精神慰藉,75.83%渴望常态化的医疗保健。老年人普遍认为,经济上有保障,生活上有照料、精神上有慰藉、特长上有发展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依的题中之义。对此,姚庄镇以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硬件基础、强化专业技能、丰富服务内涵,初步构建起基层居家养老服务新体系。
1.狠抓“阵地”建设,夯实硬件基础。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兜底补助贫困村。姚庄镇将各村(社区)闲置的办公场所装修一新,整合部门资源,利用现有的老年学校、图书室、健身娱乐等阵地,建立20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已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全部通过县级验收。在县资金补助之外,镇配套不少于县80%的建设和运行资金补助已到位,贫困村均兜底补助。二是引进社会组织,实现中心托管运作。通过选拔、招标等方式,把服务质量高、信誉好、实力强的社会组织引进村(社区)。全镇共有12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嘉善管佳、深圳旬彩、家能阳光等社会组织合作托管。这些社会组织作为承担居家养老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定点单位,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嘉善管佳每周开设音乐课、手工艺培训班等,可可公益每月定期为老人免费理发。今年已开展座谈会、戏曲汇演、免费理发等大型服务活动100余场,服务1万余名老人。三是创新建立展厅,扩大社会影响力。该厅设在姚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通过精炼的文字向来访人员清晰介绍了该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另外,展厅还陈列了老年朋友的优秀手工作品,较好体现了该镇老年人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扩大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2.狠抓“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技能。一是组建社工团队,规范指导服务。创新成立“夕阳彩虹社工服务站”,目前全镇共有持证社工37人。镇财政给每位持证专业社工每月发放工资补助。服务站采取 “社工+义工+志愿者”模式,定期开展“服务隐蔽长者”“送温暖”“上门体检”等活动,实现“困”有所助 、“障”有所疏,“病”有所医。二是组建义工团队,充实技能服务。服务站着重发挥部门合力,吸纳条线技术人员充实义工队伍,从最初的21名义工,发展到现在的200余名义工,队伍不断壮大,技能不断提高。依托“96345”服务热线,帮助老人解决维修、信息咨询等各类需求500余件;依托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开展家门口的“义诊服务活动”,将开通“健康流动服务车”,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里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三是组建志愿者团队,延伸常态服务。20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共有专(兼)职工作人员53名,负责做好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今年已有210余名志愿者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通过专业培训,志愿者基本掌握日常护理技能,能给老人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从头开始的幸福到脚底心的温暖”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县优秀志愿项目。
3.狠抓“机制”建设,丰富服务内涵。一是实施企业反哺机制。在镇财政和爱心企业的共同资助下,创设全省首个镇级创投公益基金,首批资金达30万元,专门用于维持优质高效、操作性强的公益活动常态化开展,奖励服务到位、运作良好的社会组织。弘安纸业、云峰构件等公司每年组织活动为孤寡老人赠送“年猪”,为70岁以上老人送压岁钱,各村委也为70岁以上的老人送蛋糕过生日等。二是采取评级督查机制。所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接受县级每两年一次的复评和重新定级,县按建设资金的50%给予一次性补助,2A-5A级分别给予3- 15万元资金补助,再加每年1-5万元的运行补助,镇配套不低于县级80%的建设和运行资金,贫困村除得到县级补助外,镇级财政全额兜底补助。三是建立人才培育机制。根据《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全面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工程、激励工程、优化工程和扶持工程,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精细化。今年以来,已有100多名照料中心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机制要求上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