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非遗传承意识 安吉非遗传承有“四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民间的宝贵财富。据悉,截至目前,安吉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9项,市级37项,县级196项。
那么,这一份份老祖宗留下来的绝活如何传承?普通人是否也可以学习?非遗生命力怎么延续?日前,笔者走访安吉县内部分非遗传承人,寻找答案。
薪火代代传 培养传承人
今年48岁的项翠萍是一位普通农妇,但她还有另外一个特殊“身份”:省级非遗项目孝丰大河皮影戏传承人。“小时候,父亲项玉山经常在蚊帐外点起灯表演皮影戏,自己坐在蚊帐里看,不知不觉就爱上了皮影戏。”项翠萍介绍,32岁那年,她正式跟父亲学习皮影戏,2011年,在孝子公园第一次参加大型演出,表演《孟宗哭竹冬生笋》,获得观众好评。
顺利成为皮戏影传承人,项翠萍并不满足,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准备创新手法,给皮影戏写剧本,将安吉白茶等本土文化融入进来。儿子也有这方面的天赋,现在我准备教他。”项翠萍说。
不止皮影戏,如今,梅溪上舍化龙灯传承人已发展至第七代,今年29岁的杨斌就是第七代中的一位。“小时候就喜欢上了,后来跟叔叔伯伯们学,现在也是舞龙队伍中的一员了。”杨斌说,接下来,他打算将化龙灯的相关资料整理成电子文档,保存视频,让这份非遗技艺永久保存。“非遗代代相传,说到底还是靠人,需要培养新的传承人。”县文广新局非遗中心主任黄卫琴介绍说,安吉县非遗传承人原本多在50岁以上,发展至今,队伍中已涌现出一批批年轻人,年龄最小的20多岁,很是可喜。
普通人想学上门“拜”师傅
精湛的非遗技艺虽然是代代相传,但普通人若想学,也不是不可能,可以向自己感兴趣的非遗传承人“拜师学艺”。“竹刻”传承人楼在亮从2002年开始陆续收徒,目前门下已有10多位技艺较高的徒弟,遍及全国各地,最远的在湖北、湖南等地,最近的一个为亲兄弟,一个为堂兄弟。“小时候跟启蒙老师学习,后来不少人慕名前来跟我学。”楼在亮认为,竹刻是一门很辛苦的技艺,经常要低头弯腰,因此传承这份手艺,开门择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和楼在亮想法类似,杭垓镇磻溪平安灯传承人倪正一也以收徒方式传承文化。“表演队伍分7、 8个组别,我是队长, 180多个人基本是我的徒弟,多为当地村民。”倪正一说, 10年前就有人前来“取经”,现在队伍中无论哪一组缺了人,叫任何一人替补上去都没问题,如果平安灯需维护修复,老百姓们会自发前来。“非遗项目中,约20%没有传承人,10%濒临流失,没有带徒弟,只有自娱自乐。”县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非遗文化要“后继有人”,必须得走进年轻人心中,带徒弟是一个好途径,让活动常态化,也是后期需要探索的。
培养好兴趣 从娃娃抓起
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一步,非遗亦是如此。而如何培养非遗传承的兴趣,得从娃娃抓起。
鄣吴金龙是非遗项目,在鄣吴镇昌硕小学,就有这样一支昌硕“小金龙”兴趣队伍。由学校内近30名体格较好的学生组成,传承人于炳炎担任老师,教他们舞金龙。“市级表演、县内大型活动及镇里举办的艺术节,这支队伍都会参加,家长们也很支持。”据鄣吴镇文化工作者胡英介绍,之前幼儿园里也有这样一支队伍,真正做到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天子湖镇文化站站长蔡美玫原先是县越剧团成员,意识到这一点,她从去年暑假开始,免费为吟诗村等地学生开办“戏曲兴趣班”。“这些技艺已慢慢失传,通过培训,至少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戏曲,了解这方面的文化。”蔡美玫说。
再如,“竹刻达人”楼在亮这几年先后在实验初中、港口小学开办兴趣班,教学生刻字;章村小学组织学生练习畲族迎宾舞等。“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非遗传承意识,学校里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楼在亮认为。
文化爱好者 充当主力军
如果说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主体,那么,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民间艺术家就是非遗传承的主力军。
从事文化工作30余年,梅溪镇文化站站长尚亿琴坦言,非遗传承要活态,必须走出去。“在1987年和2008年两次大型民间非遗资源普查中,我发现梅溪非遗项目很多,我就着手开始将特色非遗项目整合在一起。接下来,要让非遗走进学校,不断提升内涵,争取让梅溪旱船、大鼓书等特色项目走出去。”尚亿琴信心满满。
提到上舍竹叶龙,不得不提应关林,他就是竹叶龙的动作编排者。“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有一个传说,根据传说故事,再加上创作元素,就可以编排了。”除了竹叶龙,在应关林从事文化工作的40多年时间里,编排非遗大小节目已达二、三十个,尚书花轿、孝源竹灯舞、孝丰孝子灯、五福龙船等。这几日,他又完成了山川民间竹灯、竹马舞的编排,一年深入基层的时间基本有好几个月。“有了那一份坚守和热爱,才会薪火传承,正因为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技艺,才能奠定好传承基础。”县文广新局非遗中心主任黄卫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