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规划引领下 画城桐庐的蝶变
地处杭州“三江两岸”(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中段的桐庐,虽只是个县城,却享誉在外。这里是中药鼻祖桐君老人采集百草,炼丹修炉之地;是“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严子陵垂钓隐居之所;也是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叶浅予的故里。
桐庐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际休闲乡村示范区、中国最美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如今这个有着1800余年建城史的县城,在近几年中经历了一次次令人惊喜的蝶变:拔地而起的高楼,让城市长高了;摇弋生姿的绿树红花,让乡村变美了……一座“以富春江山水风光为特色、宜业宜居宜游宜学的中国最美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正渐入佳境。
桐庐坚持“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桐庐,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全力打造县域大景区”。坚守本色,始终把生态作为战略资源打造,切实保护好这方山水。
“一环两区两城” 拉开城市框架
近年来,桐庐以“一环两区两城”为重点(“一环”即城市大环线;“两区”即城北老区和江南新区;“两城”即科技城和健康城),优化规划体系,完善设施功能,有机更新新、老城区,立体式融入大杭州发展。
在桐庐县城的变迁中,人们惊叹于城市建设“画家”的绚丽画笔,而成就“美丽桐庐”的这支“马良神笔”正是来自于桐庐高起点、大手笔、前瞻性的全域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
桐庐的决策层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一个城市的形象便是城市的生产力。大手笔挥就一幅蓝图:着眼长远,战略性谋划城镇发展空间,留足城镇发展提前量。通过县域总体规划的编制,促进县域空间资源要素集聚,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重点突出城镇组团整体发展与区域协调的发展战略。
站在立山国际26楼的城市展示中心,在俯瞰整个县城时,可以看到一条富春江将桐庐分割成新城和旧城,但形散而神不散。江南新城现代摩登,江北老城雅卓古朴,两城发展共享,又各有所长。
在这个深秋时节,从杭千高速收费站出口而下,经过个华丽大弯,极目美景让你恍若置身于画卷。随风凋落的银杏树叶正以金黄的姿态铺洒在路面,而远处高楼鳞次栉比,在艳阳下熠熠生辉,尽显繁华。这条双向8车道的迎宾大道即是迎春南路,这一路向左右两旁扩散,展现的便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居住概念结合的江南新城。
由迎春南路向北,可分为迎春商务区、滨江城市综合区、城市生态景观区及桐庐富春江科技城四大区块,规划大师柯布西亚曾说过:“如果能够把花草、树木、流水、山峦、光和风根据人们自己的意愿从自然界中精萃出来,再与建筑巧妙融合,那么人间就接近于天堂了”。这种自然和建筑的浑然天成在这四个板块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是桐庐城市美丽的精华所在。
从居者“有其屋”到“优其屋”,在江北老城,桐庐持续推进“四改联动”工作,进行老旧小区改造、老旧住宅楼道整治、视频监控安装、里弄小巷改造等工程,给市民提供了更为优美、优质的居住环境。在建设的轨道上,实施浮桥埠、东门和开元街等区块改造提升,逐步改善老城区基础设施,推动老城区焕发独特魅力。
在江北桐君路上,一幢老式木屋——“胡家芝剪纸艺术馆”,在熙熙攘攘中显得特别安静。将“旧居”改造成“艺术馆”,正是桐庐规划者做精“文化融入”文章,注重提炼和应用地方特色文化,将历史人文、山水生态、民俗文化和城市风貌与街巷肌理文化等融入各项规划的一个典型。
打造宜居示范 建设美丽村居
在桐庐最南端的深山里,有一座古民居保存较好胡姓居多的小村落,那就是富春江镇茆坪村。其浸染在苍山墨岭间,掩映在参天古树中,溪水潺潺绕村而过,群山梯田尽收眼底,俨然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今年,富春江镇茆坪村、富春江镇石舍村、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城南街道金牛村和分水镇新龙村被列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在乡村,一条条康庄大道连接着村头巷尾,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个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春江两岸。
诗画之美,关键在于“美丽规划”的有效实施。桐庐创新性地建立村级基层规划员队伍,实现了183个行政村“村村都有规划员”,构建县、乡(镇)、村三级规划管理体制,规划实施得以体现全县一盘棋、规划一张图、管理一张网。
桐庐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深化“名院名师”合作,立足建设“最美县城”目标,拉高标杆,提升标准,与中规院、中国美院、省规划院、同济规划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委托相关领域的知名规划师承担规划编制任务。
为保证规划的接地气、可操作,桐庐立足全域,按照“县城(中等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梯次衔接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体系,按照再造现代富春山居图的思路,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域总体规划、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1个乡镇总体规划、183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为给发展腾出空间,桐庐通过“无违建县”和“土地确权”工作的推进,使农村人居环境布局进一步优化、环境进一步美化,让规划从一开始就为发展留好“空白”。并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收集、转运、污水处理设施,成立保洁队伍,完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建设一批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和农村新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