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学校的艺术课程也有“春天”
其实,早在牛通社推出“特色课程”专版前,我们就一直在留意不同性质学校的相关课程。除了语数英科这些在家长眼里非常重要的课程外,体育、艺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前,说起体育,我们总会觉得市区学校不如城郊学校,因为城郊的孩子更有时间运动;说起艺术,我们又会觉得城郊学校肯定不如市区学校,因为资源、生源不同。
本期,我们偏偏找到了一个特殊的案例。位于城乡接合部的笕桥小学,在艺术方面却屡创佳绩。笕桥小学到底是如何改变家长的观念、如何普及艺术课程的呢?
众多社团中艺术类最受欢迎
笕桥小学的艺术普及不错,甚至将此拓展至周边其他学校的学生。每逢节假日,学校就会面向笕桥镇的所有孩子开放相关社团。
2012年,笕桥小学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
所谓乡村学校少年宫,是指依托乡镇中心学校现有场地、教室、设施,进行修缮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依靠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在课余时间、节假日组织开展普及性课外活动的公益性活动场地,面向乡镇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可自愿参加乡村学校少年宫提供的各式各样活动。
成立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学校,浙江省内并不算太多。笕桥小学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表现不错。笕桥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了各式社团。比如,一二年级的七巧板,指导低段学生在玩乐中感悟学习。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还是艺术类社团,这与学校对艺术的重视密不可分,目前,学校光是音乐组的专职老师就有4个,而且各自有不同的专长,今年下半年学校还将引进舞蹈专长的音乐老师。
校长童雅琴透露,下学期学校将会对校本课程进行综合统整,腾出更多时间让孩子们接触专业、多元的艺术课。为什么如此重视艺术?“其实,只是给我们这边的孩子多一个兴趣选择。相对来说艺术这块做得成绩比较突出,孩子们都很喜欢。”童雅琴说,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大背景下,学校、老师、家长都应该改变思路。好比著名的木桶原理,影响孩子的不再是那一块短板,而是最长的那一块木板。“学生挖掘到自己的兴趣、为自己的专长继续努力,既适应新高考,又顺应今后的发展,这就是那块最长的木板。”
合唱团屡屡斩获佳绩
笕桥小学的美术社团,不仅帮忙彩绘教学楼,还把裸露在地面上的窨井盖也“化好妆”。走在校园里,恍如走在动漫世界,窨井盖上面的图案好像能说话;笕桥小学的邮票社团更是不得了,学生设置的邮票还获得了全国生肖邮票设计金奖,如果有留心就会发现,他们设计的邮票还正式发行了呢。当然,最出彩的还是“小夜莺”合唱团。
“小夜莺”合唱团从2006年成立以来,几乎每年都能捧回奖项,包括区级、市级的,最响亮的就是2008年,获得了“歌韵东方”国际合唱节的童声小学组金奖。合唱团多名成员,还被选拔参加了杭州市少年宫合唱团、江干区少年宫合唱团。
校长童雅琴最自豪的是,作为一所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合唱团的老师竟然会花很多的心思创新课堂形式、提升学生的心理成就感。“小夜莺”合唱团每学期都会选拔、表彰“十大感动人物”;该社团有自己的标志、特色和灵魂,指导老师沈世芬曾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团团徽设计。最牛的是,合唱团80%以上的队员,在校级学科小能手竞赛中获得过五星级奖,5名队员担任校大队委员,多名队员担任班级班干部,学习器乐、舞蹈、绘画、体育的特长生逐年增加。
合唱团老师变戏法改变家长观念
事实上,2006年合唱团成立时遭遇了不少阻碍。第一个问题便是,没人愿意来参加。当时由各班班主任推荐名额,可是等到开班时,小小四五十人的班额却缺失了近30%。指导老师沈世芬拿着名单,按照学生的班级一个个找上去,却吃了不少闭门羹。“我妈妈不让我参加”、“我成绩不好怕影响学习”、“我没自信”……学生反馈的原因集中体现在家长的“不重视”。当然,这种不重视还发生在个别班主任的身上。
怎么样改变家长、家长和学生的观念,让他们知道唱歌并不是无用功。沈世芬想到的第一招,便是提升合唱团的整体素养。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沈世芬开始搭建合唱团的文化建设,先后组织了学生的竞赛活动,如开展团徽设计比赛、征文比赛、指挥比赛、歌词创作比赛。“以合唱艺术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沈世芬尤其注重在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这让学生们感受到合唱团是一个很有灵魂的团体,也让全校学生明白合唱团的学生很能干、很优秀。
接下来攻克的便是“家长”了。合唱团坚持通过电话、校讯通、QQ群、家委会、家长开放日等途径促进家校的联系,保持沟通的畅通、信息的交流以及情感的互动。2014年,合唱团多次组织家长观摩社团排练、彩排与演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很多家长并不懂自己的孩子。”沈世芬说,不少家长私底下与她交流都是一个主题:原来自己的孩子在台上那么落落大方、原来自己的孩子竟然在台上这样有自信、原来自己的孩子这么喜欢音乐。家长简单的一句“不同意”,很可能埋没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剥夺他们追求兴趣的权利。
在家长、学生慢慢有所改观后,教师团队的内涵也应该继续有所提升。在学校的支持下,区音乐教研员俞鑫红不定期来校进行调研、指导。
一个音乐老师改变了一个捣蛋鬼
很多时候,一门好功课、一个好老师,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仅仅是提高了某门学科的成绩,而是真正改变了他们。有谁能想到,一个音乐老师可以让一个没有自信的捣蛋鬼,成为班级里面的领头羊?五(5)班的小童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
小童一年级进校时很没自信、各科成绩也不好、上课总是坐立不安,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老师顶嘴。“但我知道他唱歌不错,有点天分。”让沈世芬头疼的是,这个男生一点也不珍惜自己的天分,根本不认真表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沈世芬为了改变他,想了不少法子,比如让他当音乐课的小组长、私底下找他交流,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后来沈世芬找到了小童的妈妈,“这个孩子很适合学音乐,但行为习惯方面不太好,也不肯认真表现。他需要真正的鼓励,需要一个正能量的环境去感化他。”也正因为这个提议,上个学期,小童加入了合唱团。
现在的合唱团早已不同往日,五年级200人当中,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提出想要加入。而每一个有意向的学生需要经过听音模唱、清唱等多个环节的面试,而且在班级其他学科的学习方面要学有余力。小童加入后,沈世芬有意把他安排到团里最优秀、最乐于助人的队员小曹边上,而这名队员的善意一点点改变了小童。
“刚开始唱歌,我老会唱偏,小曹听到我唱偏了不会大声批评也不会嘲笑我,他总是轻轻拍拍我的肩膀,提高自己的音量,把我带到正确的频道去。”小童说起这点,眼眶有些湿润。他告诉记者,他以前做各种出格的事情,无非就是为了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但他发现自己表现得特别好也能吸引大家的关注。每次从合唱团出来,他觉得心里很满足,所以当再次回到五(5)班时,他就想把这种正能量传达回来。“现在小童在班级里,不再是捣蛋的领头羊,每次发现有同学捣蛋,他也会像小曹对他一样,将对方带好。”沈世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