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护城河驳岸现身 有专家认为其是“龙江关”
31.01.2016 14:03
本文来源: 文化厅
1
挖出两道墙 竟是河边驳岸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热河路西侧、大观天地对面的这处工地。考古已经结束,现场还遗留八九个探方。直径约1米的砖井、用青砖砌成的排水沟,分布在探方里。工地上两道南北走向、位置呈东西平行排列的“墙”,高度超过两米。
两道墙各有不同,西墙由大型条石堆砌而成,而东墙则是一层条石、一层青砖地叠加而成。记者注意到,这些青砖和南京明城墙城砖尺寸近似,只是上面没有铭文。
陪同记者探访的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赵志刚介绍,这两道“砖墙”应该是人工砌筑的驳岸,条石、青砖相互叠加在一起,是为了使结构更为坚固。
东墙还带有一条用细砖铺设的台阶,长约两米。赵志刚说,这里可能是当年一处船只停靠的接驳点,人们可以凭借这道台阶在水面和陆地之间往返。
2
木桩烧黑原因是什么
考古现场还出现了大量木桩,木桩可能有七八米深,露出地面只有二三十厘米。赵志刚说,这些木桩的出现,证明了这里曾经有房屋,而且是临河房屋。奇怪的是,这些木桩都有被焚烧过的痕迹,使人猜测这些房屋遭遇过火灾。文物部门的专家没有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同时也指出,烧木桩,也可能是一种防腐的手段。
专家介绍,在水泥尚未普及的民国时期,民用建筑立木桩也经常这样做。而这些房屋临护城河修建,周围环境湿度大,使用火烧脱水法防腐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3
热河路前身是护城河
记者了解到,就这处工地的考古,南京市文广新局已经召开过论证会。文物部门的一位专家透露,这处工地上发现的两道墙,身份可以判定,的确是河流驳岸。西墙可能是明代修建的,使用了数百年,一直用到清代。后来,由于河道变窄,人们在河边修了新的驳岸,这就是此次发掘中挖到的东墙。
根据这个线索,专家推断,这个工地就在热河路边,说明当年的热河路是一条河。再结合明城墙走势分析,热河路前身的那条河流,极有可能是明城墙外的护城河,其宽度可能达到60—80米。
一段关于热河路的往事,随着考古被廓清。很多史料和老地图都清楚地表明,热河路历史上曾是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其南段叫做黄泥滩,遗址上发现的驳岸,是河的西岸。明代以后,这条护城河逐渐变窄。1930年,这条护城河完全被填平,成为道路,以民国时的省份“热河”命名,即热河路。
4
有望对原址保护展示
“真的很有趣,热河路带一个‘河’字,但如今那附近却没有河,没想到,其前身真的是一条河。”一位地名专家说,类似这种历史上曾经有河,后来填平成为道路的例子,在南京还有多个,比如进香河路、红土桥、郑和南路,其前身分别是进香河、运渎和惠民河。
文物部门专家介绍,这处护城河驳岸遗址,对展现南京明城墙历史信息非常重要,“所谓城池,凡城必有池,城墙脚下的护城河必不可少。南京龙盘虎踞,明代筑城时,以天然的山体、水体为屏障,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城池系统。”接下来,文物部门将制订保护方案,未来有望原址保护,向市民展示其中重要的部分。
有专家认为是“龙江关”
虽然文物部门已经初步认定这座遗址是明代护城河驳岸,但赵志刚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这处遗址更像是明代的“龙江关”,那些木桩正是官府建筑的遗迹。所谓龙江关,是明洪武元年在龙江湾设置的征税机构,就坐落在河边。明宣德时,又在上新河设立税关。因龙江关在上新河关的下游,才催生了“下关”的地名。
“在明代《郑和航海图》上,可以看到,龙江关紧挨着天妃宫、静海寺,正与遗址所在位置吻合。”赵志刚认为,即使建筑遗迹不是龙江关官署建筑本身,也可能是附属建筑。
龙江关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就是从龙江关出发的,那次远航途中,郑和在印度古里病逝,再也没有回到龙江关。
本文来源: 文化厅
31.01.2016 14:03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
我省借力互联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精品云畅享
经过连续四届的举办,文化厅
金秋十月金桂飘香 第四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在杭颁奖
金秋十月,金桂飘香。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