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堵,不能都指望限牌限行
限牌、限行政策实施以来,杭城小客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早晚高峰持续时间大幅缩短
但同时也给外地人员进杭办事带来不便,给各县市车辆上牌造成困扰,对此代表委员也有话说
制图 陈骁
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马路工地雪上加霜,早晚高峰开车举步维艰……近年来,杭城的道路交通面临着史上最严峻的考验。
为缓解交通拥堵, 2014年3月25日,杭州市“双限”政策一锤定音,杭州小客车上牌指标必须通过竞价和摇号取得,并且有定额,一年8万个,平均到每个月6666个。同时,非浙A牌照车辆工作日早晚高峰“全号段限行”。
杭州“双限”政策实施近一年来,杭城道路的“拥堵”情况出现了明显好转。许多参加今年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也有着切身感受:早晚高峰缩短了,马路上车位也不再那么难找了……
那么,“双限”政策还有没有调整完善的空间?除了限牌、限行,“治堵”的根本点究竟在哪里?代表、委员们也有话说。
“双限”效应
限牌以来,杭州小客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截至2014年2月底,杭州全市和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分别达到259.8万辆和115.7万辆。
2013年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净增27.6万辆,创历史新高,这直接导致有限的道路资源无法适应迅猛的机动车增长,车与路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限牌”政策实施近一年,为了申领浙A牌照上牌指标,加入到竞价或摇号大军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杭州小客车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
据了解,2014年4月28日至12月31日共放出上牌指标52879个,新增小客车仅38466辆。
其中摇号方式产生指标,完成上牌数22726辆;竞价方式产生指标,完成上牌数7692辆;其他指标方式申领,完成上牌数8048辆,其中新能源车上牌数7623辆(目前已生成新能源车指标9284个)。
除去4个月的时间差,可以推算出2014年限牌后杭州小客车增长数量,仅是2013年同期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由于指标放出与拿到指标人真正去上牌上路还有一定的时间差,因此,真正上路的小客车增长数量还存在滞后性。
限行升级以来,早晚高峰持续时间大幅缩短
从2014年5月5日起,杭州对自2011年10月起施行的“错峰限行”措施作出调整,将早晚高峰各延半小时,同时,增加对非浙A号牌小型客车实施区域性限行。
截至目前,错峰限行升级措施已实施8个半月,据杭州市交研中心对市区道路交通运行情况进行的跟踪监测和系统评估,目前总体实施效果较显著且稳定。
限行升级8个半月来,相比较前年同期,虽然早晚高峰的平均拥堵指数均属于“轻度拥堵”级别,但数值已经明显下降,从错峰限行升级开始到今年1月21日,早高峰平均拥堵指数同比由5.3下降到4.5,晚高峰的平均拥堵指数同比由5.6下降到4.7。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吴佳妮 詹程开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