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省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暨绿道网建设管理培训班在杭州召开

02.08.2017  10:13

  2017年7月25日-28日,为期3天的“全省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暨绿道网建设管理培训班”在省建设厅干校顺利召开。
  本次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升我省城镇园林绿化工作水平,促进城市生态修复,加强绿道网建设管理,邀请了刘秀晨、高翅、王忠杰、张浪、吴芝瑛、赵兵、施德法、朱坚平、赵鹏、赵锋、应吉祺、马向明和包志毅等风景园林及其相关行业共13位著名专家学者作为主讲嘉宾,主要从生态文明背景下园林绿化的绿色使命和美丽担当,城市双修中生态修复工作的认识与思考以及相关技术和实践,城镇绿道网建设案例分析和管理发展务实,城镇园林绿化面临的问题以及品质提升长效发展等方面,多视角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200多位来自全省建设(园林、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分管领导、主管处室负责人及相关局(处、中心)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厅城建处蒋智勇副处长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首场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城市园林的机遇与挑战》由国务院参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原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刘秀晨讲解。刘参事提出我国规划、建筑、园林三个一级学科一体化支撑的人居环境学科,是对世界人居理论的创新和贡献;园林绿化建设促进了城乡发展,园林与城市之间已形成互动、互促的发展态势;传统园林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现代园林正走向多元、开放、包容和更加精彩;园林学科内涵和外延正不断扩出,园林承担起更广泛的使命,由市区走向市域,构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和城市设计等等;园林文化更是肩负着构建现代宜居城市、践行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重任;盛世兴园林,我国已进入一个现代园林的新时代,要积极面对近期发展遇到的各种挑战。
  第二场报告《延续地脉文脉 彰显城市气质》由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高翅讲解。高校长按照“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入手,从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城镇化和城市双修等逐步铺展开,提出风景园林学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和社会因素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强调“尊地脉、调人天、续文脉、提气质”。他指出风景园林具有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须在根植于人类传统和自然系统认知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和规划设计,传承地域文化、完善生态功能、创造特色风貌,“顺脉达气、气脉融通”,营造诗意栖居人类生活境域,传承人类文明。
  风景园林城市论强调:风景园林替代建筑而成为城乡规划的基本单元。建立中国风景特质评价体系,编制反应地脉文脉特质的全尺度风景脉相,厘清城市地脉和文脉,编制城市脉相,使之成为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底图。他建议园林人应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宜居村镇、特色小镇、城市双修等方面,抢抓奉献机遇,并要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面先期介入。他号召园林人采取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特色发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风景园林创造持续美好生活!
  第三场报告《城市双修助推城市转型 建设美好城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和景观分院副院长王忠杰讲解。王院长梳理了“城市双修”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号)提出的目标任务,并重点剖析了海南三亚城市双修案例,提出园林行业要立足于“生态修复”,开展全方位的城市双修。激情澎湃、深入浅出、内涵丰富的报告,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回应。
  第四场报告《城市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其在上海的实践》由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园林》杂志社社长张浪讲解。张院长介绍了城市困难立地的概念及其修复技术,指出目前存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缺乏、监管真空、资金保障不足、缺乏民间组织机构参与等问题,并重点介绍了上海市的实践案例。
  第五场报告《杭州市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案例分析》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水域管理处主任吴芝瑛讲解。吴主任从生态、水与园林的关系切入,利用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实际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工艺特点及造景手法,向大家传递了建城、造园和绿化必须遵循“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
  第六场报告《传统江南理水的生态智慧》由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赵兵讲解。赵院长分析了低影响开发理念(LID)的形成和地域特点,认为其未必能够解决江南地区的城市内涝。从历史成因阐述我国先人“理水”的漫长过程及其先进理念和重要成就,“理水”既不任水漫流、又不完全约束水,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雨水管理的“生态智慧”。通过对江南地区传统理水的生态解读,总结出“源、排、疏、蓄、净”的典型理水手法,并采用自己多年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进行了解读。
  第七场报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绿线划定务实》由浙江科技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施德法讲解。施主任从城乡绿化统筹的系统性出发,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各地规划和绿线管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实用的建议。
  第八场报告《城市道路绿化中的问题和对策》由杭州市园文局原巡视员、住房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朱坚平讲解。朱局长通过自身多年的设计建设、行政管理以及大江南北众多城市实地考察的积累,认为要从城市规划源头上重视与抓好道路绿地的控制,为城市生态环境留下可持续发展空间。他从城市道路绿带形式,行道树树种选择、种植方式,渠化岛种植高干乔木,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慎重大范围推广香樟,慎用模纹色块和整形树木,采用花灌木、色叶树种,道侧绿地避免阵列式种植、推广混交林,注重地表双向径流,预防极端天气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而实用的建议。
  第九场报告《公园绿地文化景观营造》由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园林二所所长赵鹏讲解。赵所长通过杭州白塔公园案例分析,深入介绍了公园绿地与历史、工业遗存的关系和处理手法。
  第十场报告《<绿道规划设计导则>解读与案例分析》由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总工程师赵锋讲解。赵院长着重介绍了绿道的分类选线、各类要素规划设计要求,并与《浙江省绿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进行比较,通过北京绿道体系规划、“三山五园绿道”设计等案例分析,阐明绿道建设值得注意的问题:选线与用地。强调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绿化成果,避免“公园绿道化”、“绿道公园化”、“道侧绿化带辅路化”等不良做法,强调最大可能地争取各主管部门、各相关利益方的合力。
  第十一场报告《广东绿道的两个走向》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马向明讲解。马总工回顾了绿道的内涵、起源和广东绿道的建设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广东绿道的2个走向:城里绿道(联结人与其工作生活周边地方的关系),城外驿道(将人吸引到某个地方的关系)。他指出从绿道到绿色基础设施,有3个发展方向:与旅游休闲的结合,与城市健康运动的结合,与城市绿色出行的结合。通过设计使绿道对体育运动更有吸引力,需要注意6个方面:愉悦性,选线要注重自然环境的品质;便利性,方便居民的适用;安全性,独立的绿道;连续性,形成单元,满足锻炼活动的需求;舒适性,坡度,宽度,材质;趣味性,以主题特色,形成同类人群的聚集,营造氛围。广东绿道走前全国前列,其理念和做法深深的吸引了广大学员。
  第十二场报告《仙居绿道 自然之道》由仙居县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局总规划师应吉祺讲解。马总介绍了仙居概况、绿道网总体规划、绿道建设及其做法和效益。仙居绿道建设全过程凸显绿色,指出其经验是要领导重视,专人跟踪,建立管理机制(保洁组、维修组和亮化音响组三组联动,绿道办监督,专人负责),同时也指出了机非分离有难度,外部交通系统与绿道的衔接,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存在的问题。
  最后一场报告《城市植物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及对策》由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院长、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包志毅讲解。包院长从植物景观结构和功能、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和方法、园林植物资源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娓娓道来,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本次培训班从选题、专家和报告等方面均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张浪院长等多位演讲嘉宾认为本次培训班有三好:一是选题好,内容丰富,切中当前的敏感和关心的内容;二是专家好,不同细分领域不同层级的专家形成了“全领域”的视野;三是学员好,200多位学员涵盖了全省各地行业主管领导、主管处室(局、中心)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华中农业大学高翅校长甚至全程参加了所有报告。专家们认为本次培训班将对浙江园林事业产生较大的甚至深远的影响。
  学员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受益匪浅,并希望省级层面多组织类似的高级别高层次培训活动。(厅城建处 供稿 本站编辑 林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