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个性定制”(文化脉动)

06.01.2017  22:32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应该怎么做,如何在政策制定和活动执行中收集公众需求回应?如何让群众所需成为服务所向,立足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群众获得感?为解答这些问题,近年来,多地开展起了“菜单式”服务。然而,若“菜单”上的“菜品”不对味,或是“菜品”长期不变,势必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立足于让群众成为“定菜单”“评菜单”“创新菜单”的主体,将压力自下而上传导,浙江杭州市下城区正在将公共文化服务的“个性定制”变成现实。

  重心下沉基层社区

  进行供给侧改革,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上午9时还没到,66岁的罗水根便提前来到了社区文化活动室,与社区葫芦丝队的老友们开始了每周例行的排练和培训。一曲奏罢,掌声四起。

  罗水根是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街道东新园社区葫芦丝队队长,吹葫芦丝是他从小就有的愿望。然而退休前,由于缺少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这个愿望就一直“搁置着”。

  转机出现在几年前,社区文体专干和文化志愿者在走访居民的过程中了解到,居民普遍对葫芦丝吹奏表现出了兴趣,“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社区很快找来专业老师开起了培训课。每节课后,还有志愿者收集对培训的意见建议,并让大家给培训打分。

  罗水根感慨,一辈子没实现的愿望,社区帮他实现了。在社区培训入门后,他又自学、又拜师,很快成了社区葫芦丝的“佼佼者”。“葫芦丝队从一开始的七八个队员,发展到现在接近20人。”罗水根介绍,“其中一些是其他社区或街道的爱好者。

  “我们的培训在全区都不受行政区划限制。比如,附近长庆街道王大爷想学葫芦丝,但长庆街道内没有葫芦丝培训班。他向街道和区文广新局反馈了需求,街道和文广新局在各自层面进行了资源搜索,最终向他推荐了我们街道,王大爷兴高采烈地就过来了。”东新街道文化站站长王磊说,全区一盘棋、让群众点单,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二来也避免了重复设点,实现了资源共享,“我们的组织、协调、统筹工作压力大了,但群众的满意度上去了,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东新园葫芦丝队的这些生动故事,是下城区进行城市社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一个缩影。而支撑这些创新实践的,就是《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规范》《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规范》等标准化文件的出台。

  “文化是软实力,但需要硬指标。一系列标准的出台,让公共文化服务从需求征集到项目评审,到预告供给,再到反馈和评价等,形成了完整的规则闭环。而规则都围绕群众的需求展开,着力提高满意度。”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主任、教授张卫中说。

  “以人民为中心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题中之义,那就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而改革的重点是基层,并不是浮在上面,也不是自上而下地‘拍脑袋供给’。”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巫志南表示,下城区探索以城市社区为核心进行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按需定制、个性化配送,事实上就是在给基层文化土壤施底肥、浚泉源,“那些不对口、不对味的活动,做得再热闹,都是表面文章”。

  让服务菜单“活起来

  “想吃什么菜,群众定;社区想办法,更对味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多是一种“给你做菜,爱吃不吃”的供给模式,单向投入、服务低端、样式重合、过多过滥等问题突出;近些年来,虽然多地开始了“菜单式”服务,但“菜单”上的“菜品”也多是政府“以为群众需要什么就投入什么”,若本来就不对味,“点菜”便对服务的提质增效缺乏实质影响。“我们上上下下就思考,那为何不能在政策制定时进行公众需求调查,在政策执行中收集公众需求回应,从而解决服务供给与公众需求错位的问题,真正让‘菜单活起来’呢?”下城区文广新局局长王仙桃说。

  “探索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所有环节都没有细化的标准,如果不能给社区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工作难免还会随意化。”王仙桃表示。鉴于此,《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规范》《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规范》等标准文件先后出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规范》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充分听取群众‘我要什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规范》则要求街道、社区对资源进行摸底、统筹、动态调整和升级。两者再充分互动起来。”王仙桃说,最终实现“想吃什么菜,群众定;社区想办法,更对味”。

  在下城区社区居委会或街道文化站门口,都能见着一个醒目的“群众文化需求征集箱”。“我们基本上每天开箱一次,重视居民提出的每一个意见,并及时反馈。”王磊说。在文晖街道文化综合体,一份《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表》被放置在接待台最醒目的位置。“希望看到哪类演出节目?”“希望借阅哪类书籍?”“其他还有什么需求?”等问题问得十分细致,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行网上填写。另一边,居民提交的调查表也回答得很认真。

  “工作中我们看到,细化的标准使得对接群众需求更精准。”让下城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叶钧感慨颇深的是,在城市老城区内,人口密度大而设施空间小,不少地方都缺少开展活动的阵地,“而群众‘眼光锐利’,社区还有哪些闲置的小地块,哪些地下室可以略加改造……通过调查,许多‘菜单’和‘菜品’就此产生。”老小区皇亲苑社区,一向室内活动空间紧张,居民反映废弃的地下室可利用,街道立马上手改造。如今,地下活动室根据社区居民的建议建设了太极文化养生馆,并聘请了专业的太极老师定期教授太极和武术课程,积累了很高的人气。

  巫志南表示,“公共文化服务到底行不行?要做哪些改进?这些问题被创造性地解决了:下城老百姓可以不断进行反馈,使服务项目不断修正。如果没有修正机制,政府就一直只有那几项服务;有了机制就可以不断调整。增加一项是提供了个性服务,修正掉一项就能减少政府投入。这种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是十分值得点赞的。

  给“菜品”打分排序

  实时排名传导压力,第三方测评倒逼发展

  服务项目跟上了,那服务做得怎么样?“全区结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规范》,研发了‘社区公共文化动态数据填报系统’,指标体系涵盖了文化管理、文化投入、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服务、服务质量和创新创优等7大类30项。”在文晖街道,文化站负责人蔡青蓉正在填报数据,活动的现场图片、文字、报销凭证等都通过电子档案的形式上传,并经过公式计算形成实时的动态评估排名。各个街道、社区举办的活动情况一目了然。

  “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别在哪里?哪些社区有更好的活动?对照细致的标准和动态评估排名,不同社区时刻都在比较和学习。”王磊坦言,实时排名让工作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动力也更足了,“对于基层文化工作来讲,以前更多的是组织结构松散,文化服务等靠要,现在则在排名的压力下,完全是一派主动作为、比学赶帮的氛围。

  仅有内部排名还不够。“全区还下发了《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规范》,通过制定第三方标准,我们委托杭州标准化研究院评测文化服务的效果,2016年发布了第一本《下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白皮书》。”王仙桃说,今年,第三方共发放2700份关于公众对于本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测评的问卷调查,并进行了专业的绩效评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让管理部门自己也觉得尴尬,标准出台后,活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第三方找问题、指方向。

  翻开《群众满意度白皮书》,各项测评十分细致。“第三方进行评估帮我们发现了许多之前不能发现的问题。比如,社区间大家互相都认识,由于是熟人,之前有意见也不好意思直接提出来,现在由中立的第三方人员进行调查,许多意见和建议就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目前来看,居民表达最多的是需要继续提高培训的专业水平,多针对全职妈妈和新市民等特殊群体开发专门活动,等等。”王磊说,“第三方测评鞭策街道社区提升服务质量,发挥了很大的约束和倒逼作用。

  下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包晓东谈道,“通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摸清了全区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能力的家底;在此基础上,通过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投其所好、送其所需,统一调配、统筹共享,有效避免了政府重复投入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真正做到‘好钢使在刀刃上’;最后又由群众给出评价,更客观地展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15年,下城区公共财政投入仅在全省排名第三十九位,而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评估却位列全省第四名,获得了很高的投入产出比。

  浙江省文化厅发布的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报告显示,下城区从2012年第六十八名跃升至2015年第四名。“获得感和获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地区进行大投入、大水漫灌,群众获得的数量增加了,但一味‘给想尝尝包子味道的群众送馒头’,却实在缺少获得感和幸福感。”包晓东说,我们实质上是想通过一系列标准的设定,在保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以多品种、高品质、优品牌对接群众的差异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