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山上的坚守者:以"一身脏"换"万家洁"

26.08.2020  13:22

  中新网杭州8月25日电(记者 钱晨菲 实习生 徐翘楚)正午的阳光,明亮得令人眩目。杭州市环境集团天子垃圾填埋场密闭工艺班班长袁建良走出休息室,戴上草帽和安全帽,穿上每只3斤重的含钢板胶鞋,与同事们一起坐上了开往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库区的车。

  位于杭州北郊的天子岭,是全国首座符合国家建设部卫生填埋标准的大型山谷型垃圾填埋场,这里每天要处置4000多吨生活垃圾。

  沿着山路蜿蜒向上,车辆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平台边停下。虽是中午时分,填埋场的垃圾处置工作也没有暂停。几辆垃圾场依次进入倾倒平台,数十吨垃圾一泻而下,空气里还裹挟着有机物发酵腐烂的味道。

  “早上铺了2个半小时的膜,总共铺了5张。”袁建良口中的“膜”是指覆盖在垃圾上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垃圾填埋好后,用这个膜覆盖上去,就相当于给垃圾穿了‘外衣’,可以减少异味。”

  抹去额头的汗珠,袁建良和队员们并排列队,一边伸手抵住塑胶膜一边前进。“1、2、3;1、2、3……”喊着号子,一点点将塑胶膜覆盖于垃圾表面,汗水顺着脸颊和指缝间不断滴落。

  “垃圾铺膜是对铺膜工人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考验。”袁建良介绍,“一小块膜重260公斤,需要6个人以上合力才能铺好。夏天膜上温度非常高,最高可达78摄氏度,铺膜的时候需要跪在滚烫的膜上,垃圾就在眼下,污水会从膜边渗出。”

  因雨水将至,为了将雨水与垃圾堆体里的污水隔离,当日下午,袁建良及队员们的任务很重,需要完成防渗膜与坝体的封层工作。

  “过两天要下雨了,我们要尽快把膜的边封上。坝体总长度约190米,我们6人要做2天。”13时左右,温度逼近40摄氏度,袁建良和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垃圾堆上,用一根长木棍抬起发动机,拿着电焊工具将早上铺设好的膜与坝体焊接。

  看似重复的作业,实则需要万分谨慎。袁建良说:“焊接机器在运转时温度很高,如果不注意,也会被烫伤,所以我们焊接作业时都很小心,而且为了库区消防安全,我们还会在焊接机器旁边备个灭火器。”

  高温作业下,脱水亦是常事。作业不到十分钟,袁建良的口罩已因汗水湿透。“每天工作8、9个小时,平均每1个小时休息一会。为保障身体所需,水壶是大家随身携带的。之前我有一个5斤的绿色水壶,每天早上喝1壶水,下午喝2壶水。”

  今年是袁建良入行的第11个年头,从平台辅助工作到垃圾密闭工作,袁建良也是天子岭垃圾填埋技术跨越的亲历者。

  “之前我干过平台保洁,也盖过7年的防雨布。那时,这里只有12个人,垃圾总量少,只有2000余吨,垃圾填埋技术也没现在先进。”袁建良回忆,前些年由于杭州市垃圾总量逐增,且末端的垃圾处理能力有限,2017年夏天,天子岭最多一天处理过9000多吨的垃圾,达到了历年峰值。彼时,虽部分垃圾被转至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厂处理,但填埋场的持续优化管理工作从未停止。

  优化库区覆盖膜材料、增加气体收集井、增设离心引风机……天子岭对填埋处理技术进行提质升级,袁建良也从作业平台辅助岗位走向了填埋堆体的核心管理,从事铺膜、管道、修补等工作内容。

  对于技术的升级,他深有体会。“以覆盖膜为例,覆盖膜材料从国产膜换成了进口膜,具有焊接抗拉强度高、破损率低、风化周期长、抗紫外线辐射等特点。我们将作业单元划小为5000平方米,新作业面打开时,将旧膜制作临时锚固,加强密闭性……垃圾填埋后,我们还会利用沼气发电,让垃圾变废为宝。”

  根据杭州市环境集团发布的半年工作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日均填埋垃圾4300余吨,收集处理沼气61余万立方米,发电37万度。日均气体收集处理量比2019年同期提高47%,比2018年同期提高107%。

  面对高温与异味并存的作业环境,袁建良选择继续坚守,“这么多年下来已经习惯了,作为城市环境的守护者,用自己一身脏,换来民众万家洁,值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