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2017版)》在京发布

01.03.2018  16:23

  2月28日,《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2017版)》(简称蓝皮书)在京发布,详细介绍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及其分析结果。蓝皮书显示,我国整体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为78.38%。

  蓝皮书按种植土地、林草覆盖、水域3大类,对我国地表资源禀赋进行分析。种植土地包括水田、旱地及园地,全国种植土地拥有量为11.63平方千米/万人,约合人均1.74亩。种植土地空间分布指数总体由东至西逐渐递减,较大的5个省份依次是山东、河南、海南、江苏、安徽;较小的5个省份依次是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全国林草覆盖拥有量为43.41平方千米/万人,约合人均6.51亩。林草覆盖空间分布指数青海、西藏、四川排在全国前三位,江苏、上海、山东排在全国后三位。

  蓝皮书从人工地表构成、占地比重等方面,反映我国建设用地开发现状。人工地表包括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全国人工地表占地比重为3.30%,全国人工地表拥有量为2.27平方千米/万人。全国房屋建筑区占地比重为1.62%。人工地表中房屋建筑区面积占比最大,为49.03%。全国人工地表空间分布不均,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华北地区南部和华东地区北部的人工地表分布较多,呈现团状和片状空间分布;其次是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呈现不连续片状空间分布;而西北和华北地区北部的人工地表分布较少,呈零星状分布。

  蓝皮书用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来分析区域自然生态空间占有情况,包括园地、林地、草地、荒漠与裸露地及水域。全国整体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为78.38%,整体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特点,西藏、青海位居全国前列,山东、上海的自然生态空间覆盖率相对较低。蓝皮书用不透水地表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干扰强度,全国整体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为2.84%,上海的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为全国最高,而青海和西藏的不透水地表占地比重为全国最低。

  蓝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设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5处。其中,水源涵养类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8处、水土保持类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4处、防风固沙类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6处、生物多样性维护类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7处。全国除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外的其他23个省份都有分布,其中青海省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占地区国土面积比例最高,达到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