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地图做生意”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故事

14.07.2015  15:34
  “看着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在很多企业眼中,“一带一路”孕育着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如何能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走廊里做生意?与沿线国家做生意有何门道?汉新欧、渝新欧、蓉欧、郑新欧、西新欧等中欧班列将带来怎样的新商机? 
  记者选取调研中的重庆、武汉、西宁三地企业故事,看一看“一带一路”上的“生意经”。
  渝新欧撬动新业态:德国净水壶14天“火车旅行”到重庆
  一列载有1万件德国产净水壶的渝新欧国际班列,历经14天的旅程,从德国杜伊斯堡出发,途经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从新疆阿拉山口入境,6月25日驶入重庆铁路口岸。
  这是国内跨境电商第一次采用国际铁路运输将货物进口回国。
  “走‘渝新欧’每箱运费大约3500美元,与海运基本持平,但时间缩短近一个月,只有空运价格的四分之一。”蜜芽宝贝保税区业务总经理刘荣庆说,“每件商品平摊运费只有大约1美元,售价将大幅度下降。
  这批跨境电商货物的货主蜜芽宝贝公司刚入驻重庆不久。而此前,该公司从欧洲进货全部依靠海运或空运,分拨中心位于广州、天津、宁波等沿海城市,业务的快速增长受到物流时间和价格成本制约。
  “‘一带一路’机遇和渝新欧班列直达欧洲核心市场的物流优势,促使我们加速布局重庆的步伐。”刘荣庆说,目前公司在重庆保税区已经备货近亿元,下半年将充分用好渝新欧班列,打造面向全国的分拨中心。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启动实施,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联结点上的重庆,提出着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和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的目标。
  渝新欧(重庆)物流公司总经理漆丹说,目前,渝新欧班列每周去回程5班以上,居各趟中欧班列之首。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转口贸易,在“渝新欧”支撑下逐渐起步。6月底,由越南海江联运而来的300余吨咖啡豆,在重庆口岸转口,将搭乘渝新欧铁路前往欧洲。“我们计划将欧洲的汽车等转口至东南亚,将东南亚的农产品等转口至中亚、欧盟。
  同中亚国家做生意:学会巧打“习俗牌
  在青海绒业集团的羊绒加工车间,记者闻到一股淡淡的膻味。青海绒业集团对外贸易部经理韩文祥用手抓起一把刚刚梳出来的羊绒说:“羊绒俗称‘软黄金’,今年1吨羊绒的市场价是70万元人民币。
  这家青海企业正在转型升级,2013年开始对欧洲出口绒线,而不再是羊绒原材料。“出口绒线的利润率比出口羊绒的利润率提高30%。”韩文祥说,“全世界70%的羊绒产自中国。我们要把珍贵的羊绒原材料掌握在自己手里。
  为获得更多的羊绒原材料、突破国内饱和的市场,青海绒业把目光投向了中亚,计划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市建设年产1000吨地毯纱生产线,第一期计划总投资3267.1万美元,建设期2年,投资回收期为10年。
  作为最有希望在“一带一路”上“走出去”的首批青海省企业,青海绒业还向土库曼斯坦地毯部提出建立土库曼斯坦纺织产业园区的设想。土方表示可以进一步商讨,目前正在进一步做前期研究工作。
  “一带一路”沿线上有许多穆斯林国家,中国企业如何适应语言、文化和宗教习惯,是打开这个市场的关键。土库曼斯坦是中亚内陆国家,目前正处于市场开放的初期阶段。
  据青海省商务厅介绍,青海省是中国撒拉族的主要聚住地。“文化相近的优势让我们很快就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同,帮助我们进入了土库曼斯坦市场。”韩文祥说。
  目前,青海绒业计划与北汽集团合作向土库曼斯坦出口价值1250万元人民币的轻型卡车,项目有望年底前落地。吸取此前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土市场但因缺少售后服务而“败走麦城”的教训,公司已先期在当地收购四家4S店保障售后服务。
  “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事情,不谋求快速利润,沉下心来真正把市场做好,才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走得更远。”韩文祥说。
  从停运到“爆仓”:汉新欧的命运起伏
  从过去外出找货源,到现在货源找上门、班列线路频频“爆仓”,空前忙碌景象让负责汉新欧班列运营的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董事长王利军陷入“幸福的烦恼”。
  横跨亚欧大陆桥、联接内地与欧洲的汉新欧,是当前众多城市开通中欧班列中的一条线路。这条武汉出发、新疆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发往波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全长上万公里的货运线路,经历了“试运-停运-恢复-常态”这样过山车般的过程。
  2012年10月,富士康武汉工厂50个集装箱配件,搭载货运铁路专列直接运往捷克,宣告汉新欧班列开通。然而,受货源不足、通关繁琐等因素,班列试运营首趟之后,便陷入长达一年多停运的沉寂期。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2014年4月23日,汉新欧班列再度满载富士康生产的电子产品,驶往目的地波兰,拉开常态化运营的序幕。
  从每两周一班,到每周一班,再到眼下每周固定三班(双向);从单一发运电子产品,拓宽至去程的汽车、石材、铸件,和回程的汽车零件、木材等多种门类;从波兰捷克两国目的地,到覆盖德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沿线各国……“一带一路”给汉新欧带来了滚滚货源。
  铁路货运速度比海运快、费用比空运低的优势,在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商品流通中逐步凸显。仅今年上半年,冠捷武汉公司就组织430个集装箱的显示屏等货物,由汉新欧运至欧洲。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从武汉出口商品走铁路到欧洲,相比过去先从长江航运到上海,再转海运,运输全程从40天减少至2周左右,效率大幅提高。
  今年上半年,汉新欧去程发运量达到3014个标准箱,是去年390个标箱的近10倍;回程发运量也从去年的零箱,迅猛增长到1174个标箱。同时,班列还在欧洲、中亚设立境外办事处,与德国、俄罗斯等国家铁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现在我们最愁的不是货源,而是自身硬件的限制。”王利军说,每次到欧洲、中亚等城市,对方都会提出借助汉新欧将当地特产运至中国内陆市场的合作意愿。但受武汉物流口岸等条件限制,即便相关货物运进来也难以及时通关和配送。“我们正在抓紧完善硬件并加大开放力度,希望早日将欧洲的红酒、牛肉等通过汉新欧运送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