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治理将有“大动作” 将发布“土十条”

29.04.2016  07:44

  近期发生的一些有关土壤问题的事件,再一次将土壤污染防治推向了“风口浪尖”。25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作年度环境报告时说,今年将出台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对此,相关人士指出,该计划的出台以及专项资金的支持表明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有“大动作”。此举不仅将带来环境的改善,整个国民经济都将因此受益。

  “全国详查”要摸清家底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指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着问题的复杂性和基础的薄弱性,一方面,土壤污染本身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属于持久积累型污染;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底数不够清楚,缺乏专项法律法规。同时,针对土壤修复,我国也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面对“困局”,中国也在不断寻求解决之道。陈吉宁表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将启动,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实行分级分类管控;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土十条’的出台以及针对性措施的实施,表明我国在防治土壤污染方面要有大动作。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向社会释放了治理土壤污染的强烈信号,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将进入全面布局的阶段,土壤污染的问题将能够一步步得到解决。”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宇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百亿资金“鼎力相助”

  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中,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项目。数据显示,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16年预算数为90.8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53.89亿元,增长145.6%。

  “预算说明”指出,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配合2016年将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增加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等方面的支出。

  “专项资金的设立以及额度的大量增加,将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更大的可操作空间。”李宇军表示,要发挥好这近百亿资金的作用,必须把钱用在“刀刃”上,这既包括预算说明中提到的重大项目的启动,也要包括针对性的科研等分项上。

  此外,环保部也给出了专项资金支持。根据环保部15日公布的2016年部门预算,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管理的预算资金达到2000万元。

  李宇军强调,土壤污染治理只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是不足以满足需求的,还需要社会资金的大量进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资金的投入可以起到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作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环保产业成“绿色引擎”

  土壤污染的防治带来的好处将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整个国民经济也都将因此受益。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指出,目前国内土壤修复产业产值仅为环保产业产值的1%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水平,未来随着相关修复治理工作的推进,预计可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而这仅仅是环保产业“一角”。包括土壤污染治理在内的整个环保产业若共同发力,未来的发展空间又会如何?全国政协常委李毅中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17万亿元。

  “可以肯定的是,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环保产业很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以前,我国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环境相关方面,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快其发展。以环保产业中的清洁产品为例,除了其本身的价值,它还将带来消费的增长,更将带动新的产业发展,推动社会就业的增加。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环保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李宇军说。

  事实上,环保产业发展的布局已经开启。“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绿色环保产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供应链产业体系,研发、示范、推广一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