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朋友圈擒人贩”激活中国版安珀警戒

18.01.2016  13:28

    学生小芳被陌生男人拐走。好在,警方发动全城市民做了一件事——朋友圈刷屏。很快,拐走小芳的那个男人也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自己的照片,主动将小芳送回。目前,嫌犯叶某因涉嫌拐骗儿童被刑拘,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警方通过朋友圈发布人贩信息,网友疯狂转发信息,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主动交还被拐儿童。这无疑是一个利用“互联网+”拯救被拐儿童的典型案例。以往儿童被拐的结果大多是“非典型”的。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中国每年的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来的大概只占到0.1%。大多数情况下,人贩都会选择在无监控、少行人、易撤离的地段作案,极少会留下个人的信息。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安珀警戒是提高儿童找回率的利器。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接到近80万宗儿童失踪或绑架报案,借助“安珀警戒”系统,99%的失踪儿童最后都能活着见到父母。去年11月,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正式上线。CCSER以时间为轴线:30分钟之内,1公里/分钟; 3小时以上,17公里/分钟的扩散速度,向已安装CCSER 手机客户端的用户发送失踪儿童预警信息。由于平台难以承受公众的疯狂注册,缺乏网上与线下的互动,以及隐私泄露风险等问题,CCSER远未达到安珀警戒的保护效果。

    如何让CCSER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朋友圈擒人贩”无疑做出示范。它启示CCSER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争取警方参与,增加CCSER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以本案为例,试想假若不是警方参与,而只是几个公益的公众号推送,小芳被拐的信息能在朋友圈刷屏么?二是注重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人贩送回被拐儿童,虽然是屈从于网上的压力,但人贩的信息却是在线下获得的。可见,只有线下的功课做足,才能有效发挥CCSER的威力。

    总之,我们期待“朋友圈擒人贩”的正向示范,能够给CCSER以启迪,最大限度地激活尚处于襁褓期的中国版安珀警戒,使之成为一道儿童保护的钢铁城墙。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特约评论员 薛家明        编辑: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