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家级开发区促进税收及财政增长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进一步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作用,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形势下如何定位?行政机构如何简政放权,下放审批权限,怎样完成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避免同质化竞争?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如何建立?2014年12月10日,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邱丽新作客中国政府网,并回答有关问题。
[主持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能够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邱丽新]刚才说了一下1—9月份的数字。3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已经成为我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刚才提到那些数字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无论是促进我们国家GDP增长以及税收和财政收入增长方面,以及推动进出口和吸引外资方面,开发区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一个累计数字,我也可以介绍一下。引资数量和开发区的进出口对国家作出的业绩也是非常大的。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试验田,国家级经开区摸索出自我造血、滚动开发的创业模式,在当时不仅资金缺乏,在技术方面也受到限制。但是他们通过开拓的精神和精简高效、亲商务实、小政府大社会、准政府派出机构的模式,有效规避了传统体制内一些体制臃肿、扯皮等问题,首创的“一站式服务中心”管理模式,大幅降低了行政成本和营商成本;实行了一系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政策法规。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仅开发区吸引境外资本、也吸引国内资本在开发区落户,通过管委会的政府亲商服务、高效服务带动了我们国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在目前情况下,国家级经开区3O年的成功实践,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绿色集约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仍将继续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