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国家物流平台做增值 小小物流软件媲美“支付宝”
浙江在线杭州11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黄兆轶通讯员吕苏娟林世杰) 7年前,远在哈尔滨的飞扬物流软件公司(以下简称“飞扬软件”)还只是一家不到20人团队、产值不过几十万的小公司。2007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飞扬软件总经理陈杨接触到了国家物流平台,并定下了依托平台开发软件应用的发展方向。由此,企业的命运发生转折。
到2014年,飞扬软件已拥有上百人的团队,全国十几个分支机构,产值过千万,其客户数量也从最初的不足五十家发展到了现在的上千家,成为物流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技企业。
《国家物流平台因企业而精彩讲述创业者故事》系列报道①
进军互联网保险,抢滩尝到头口水
2007年的邂逅,让飞扬软件真正依托平台,走上了物流软件应用开发的道路。
飞杨瞄准的第一个增值服务领域,是物流保险。
物流企业为避免运输途中的风险,要投保,保费一般在万分之四左右;保险公司做保险业务,需要业务员上门,一单一议,又是电话又是传真,不胜其烦,而且每笔保费的20%-30%变成了业务员的收入。
粗放的业态,让飞扬看到了商机。通过努力,陈杨找到了华泰保险,提出了“网上出单+系统对接(物流软件与保险公司系统)”模式,这就是华泰保险与飞扬软件合作推出的货运险。
解决的方案其实也很简单:物流企业抱团投保,保费降至万分之二;用软件代表人工下单,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操作;每笔保费,飞扬提取5%的收入,并且原本属于业务员旱涝保收的20-30%的保费也给了飞扬,但设计成浮动机制,出险先从这部分保费中理赔,到年底华泰再把剩下的钱结算给飞扬。
这是物流公司、软件软件与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的合作。而国家物流平台,则为实现这种合作提供了可能。“物流企业可以用飞扬的软件,也可以用自己的软件按国家物流平台标准作接口改造后接入货运险系统。正是有了国家物流平台,我们才能够解决不同软件间对接的问题,使货运险成为一项无边界的业务,拥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陈杨说。
截止目前,全国已有140家物流企业使用货运险系统,每个月有10亿元左右的货物通过这个系统投保,产生保费20万元。
“业内对这项新业务还不太了解。全国有几十万家物流企业,如果都通过这个系统投保呢?”陈杨反问记者。
打造物流“支付宝”让商业价值几何级裂变
淘宝支付宝,因解决网购的信任问题,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物流领域,也有类似的业务,代收货款。一笔陌生人之间的交易,货主会将货交给物流企业拿到一张票据,物流企业运给买家收回货款,货主再到物流企业凭票据结算货款。每笔交易,物流企业收取少量服务费。
“传统的代收货款业务,货主要跑两次物流企业,货款用现金结算既不方便也不安全,而且货主对货物运输状态的查询也费时费力。而信息化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些问题。”陈杨说。
飞扬推出了代收货款管理系统:制作“飞扬卡”,将货主信息及收款银行帐号绑定,在使用飞扬软件的物流企业中通用;货主只需跑一次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收到货款后会按照约定期限打到货主帐户;提供货物运输状态、收帐、到帐查询和短信提示服务,方便货主。
飞扬的盈利模式因此拓宽。硬件方面,每张“飞扬卡”收20元,并带动读卡器、扫描器等设备销售;服务方面,每张“飞扬卡”收20元年费;每笔代收业务再收取2毛钱服务费。
对于物流企业和货主来说,使用这个系统,流程简化了,信息实现全时可控,支出的费用只是节省成本的“九牛一毛”,也愿意花这个钱。目前“飞扬卡”已发出20多万张,半年下来,代收货款总额超过120亿元,服务费的收入相当可观,占了公司盈收的30%以上。
“这些业务,以前散落于各个物流企业,都形不成气候。但碎片化的需求,一旦通过信息化集聚,就形成了巨大的商机。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陈杨说。
在陈杨看来,其他物流园区也可以推出类似的一卡通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国家物流平台,不同园区的一卡通有望实现互联互通,做到一卡在手,货通天下。“如果没有国家物流平台,按谁的标准改造,由谁来负责交换?企业之间肯定各不买帐。现在,大家都按照平台标准统一改造接口,依托平台实现交换,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于是,这段时间,陈杨积极奔走全国各地,为建立物流软件企业联盟鼓与呼。
“平台现在已经很有用了,未来会更有用。因为这个平台的存在,对未来物流信息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只不过很多人还没意识到。”陈杨说:“企业来平台不能只是寻找一些有用的应用,一流的企业,应该来平台发掘未来的商机。”
(本文来源: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毛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