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官员驳“东北振兴战略失败”一说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31.08.2015  18:03

  8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并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去年以来,由于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增速回落,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甚至出现了“东北振兴战略失败”的说法。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反驳了这样的言论。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十多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改革开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对此也表示,东北振兴战略是2003年提出的,截止到现在,成绩是非常显著的。尽管随着世界经济下行,东北下行压力比较大,但现在是发展中的问题。
  下半年有望企稳向好
  李朴民还表示,今年上半年辽吉黑三省增速为2.6%、6.1%和5.1%,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上半年是7%,这三个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都低于全国的水平,但是一些积极因素和发展动力正在积聚,预计下半年经济将缓中趋稳,并有可能企稳向好。
  李朴民介绍,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解决东北地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东北振兴的支持力度,努力为东北地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全面振兴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做了六方面工作:一是研究制定重要政策文件,并抓好贯彻落实;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三是着力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四是加强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五是全面启动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六是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
  李朴民还强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继续积极应对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深入扎实推进振兴战略实施。一方面,立足保民生、促就业,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民生工程等非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力促东北经济尽快企稳回升。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促改革、谋转型,靠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靠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此外,周建平还从三方面阐述了为何要支持东北振兴发展,第一,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东北作为我们国家最早解放的,也是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东北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对我国的工业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做了很大贡献,此外,东北在中国解放初期为了支撑的经济建设,输出了大量的石油、粮食和木材,做了很大贡献。
  第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东北仍然有一批国宝级的企业,这些企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基础,也是我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支撑,东北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脊梁,也应该支持。
  第三,从发展的维度来看东北能源资源、环境承载、产业基础、科教人才等支撑能力较强,特别是东北的工业基础比较好,有一大批产业工人,而且都是非常熟练的、素质非常高的产业工人,因此大力支持东北地区加快振兴,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东北人才每年流出180万”说法不准确
  前不久部分媒体多次报道“东北人才净流出,每年流出180万人”。对此,周建平表示,发改委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个报道有点不严谨或者有点不够准确。
  据周建平介绍,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东三省的常住人口是1.095亿,和2000年数据相比,东北流出了280万人,流进了100万人,相比净流出是180万人。这180万流出不是一年的,是十年的,这样的人口外流规模和比例与中西部有些省份是相近的。
  “东北的人才流失,特别是企业的一些中高端人才流失确实是存在的,未来的东北创新发展,没有人才是肯定不行的,没有一些领军人才更是不行的。”谈到下一步在如何留住人才时,周建平指出,要留住人才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共同的事业留人,二是比较适当的待遇留人,三是工作氛围留人。
  东北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周建平建议,主要抓手和切入点是要建立起切实体现人才创造价值的分配激励机制,能够把贡献和收益挂钩。当然留住人才不仅仅是待遇,可能户口落地、子女就业、环境等问题,都要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