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再发力

02.09.2015  04:24

   将有专项资金支持东北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

  国家发改委8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等涉矿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自去年8月以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从11个方面提出了130多项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解为76项重点任务,配套实施139项东北振兴重大项目。据悉,截至目前,76项重点任务中,除15项常态化工作外,有20余项已基本落实,近30项取得重要进展;139项重大项目中,已竣工和在建项目80项,累计完成投资5676亿元。同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3亿元支持启动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中央财政累计对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给予财力性转移支付320亿元;累计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23亿元支持东北地区独立工矿区实施改造搬迁。

  独立的工矿区的一系列问题成为整个经济社会特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对此,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表示,针对东北涉及的50个左右的独立工矿区,国家发改委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其搬迁改造,主要解决远离市中心道路不通和电信电缆通讯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还包括严重安全隐患的避险安置及支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周建平还分列了资源枯竭城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主要问题,如发展的波动性比较大,接续替代产业不完善,支持民生发展困难,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较多等。他指出,下一步对资源型城市来讲,要着重构建“资源有序开发机制、资源开采的价格形成机制、资源开采生态修复机制、利益分享机制、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机制”五大机制。国家发改委从今年起,将开始着手选择部分城市或者省市开展可持续发展的试点,探索解决上述问题。

  周建平还表示,东北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过度依赖于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一旦遭遇所在行业的大幅度压力,整个城市也会受影响。目前,东北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接续产业发展的情况并不理想。下一步,东北产业结构调整要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的原则,基于东北现有的禀赋优势,发展一些新兴产业。比如东北石墨比较多,可以发展石墨新材料等。

  据悉,为应对东北经济下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加强现有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创新产业;抓紧开发开放平台设计;做好经济形势的预判和政策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