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国家发展战略 建设文化交流平台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办得很成功,我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贡献智慧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主办、由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办的会议表示肯定!
这次研讨会,我认为具备以下六个特点:
第一,形成了一种机制性的合作,形成了大家共同认可的主题,并且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专家队伍,为我们从学术上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第二,议题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内涵非常丰富,涉及门类很广,是一场多学科融会贯通的学术研讨。有一批来自陆上丝绸之路方向的学者来到泉州,跟大家讨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突破了在泉州只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局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在学术上的贯通。
第三,初具国际属性。参加这次论坛的学者来自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和我们站在一个学术立场上探讨丝绸之路相关的话题。
第四,突出泉州的地域特征,泉州被确定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泉州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非常突出。这次的不少议题和泉州相关,如南音等,实现了主题在地化,突出了地域特点。
第五,突出了一些重点,例如和泉州“海丝”相关的丝绸、瓷器、茶叶、音乐、舞蹈、建筑、服饰等相对具体的文化载体或非遗载体,这些议题让研究视野由大主题有了具体深入的切入口。
第六,突出研究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注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重考据、重田野调查;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把过去和当下传承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手段和方法多样,视野开阔。
下面我谈一谈个人的一些观点。
第一,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非常精彩的讲话,对过去五年全国文联和作协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向大家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二是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三是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四是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这四点要求共同强调的是,在这个时代做一名什么样的文艺工作者。
第二,习总书记这次讲话和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为我们学者如何做好科学研究、如何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提供了纲领依据。
第三,怎么看我们的文化自信。总书记在四点希望里说的第一点就是坚定文化自信,这个命题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性、针对性、紧迫感,中国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并不说明中国就是世界强国,因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只是国土面积、GDP、人口、财富的积累,更具本质属性的是这个国家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科技软实力、民族素质。若拿这些指标来衡量,我们和一些西方成熟经济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这个时候提文化自信是有针对性和紧迫感的,把文化建好、建大、建强是守住40年改革开放物质成果的前提、措施和手段,否则,已有的财富可能会丢掉,这就是为什么要抓文化,为什么要解决文化自信问题的缘由所在。
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业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这一块和其他民间、民族、民俗的文化等同来看。自从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以后,我们也开始明确地把这些类型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201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中国艺术研究院参与起草了《非遗法》,我想强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多年来对自古就有的多民族、民俗、历史文化遗产不够自信,总以为这些东西很土、不登大雅之堂,现在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堂堂正正地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中国元素、历史价值以及科学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正好是坚守文化自信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切入口,总书记讲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三方面: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最基础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两大方面组成,一是借助正史的官方文化体系,二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比官方文化更宽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如果离开这个基础,官方文化也是无源之水,所以研究官方文化追根溯源一定要回到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抓非遗的研究就是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反过来说,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是前置性条件。
第五,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看非遗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敦煌这样一个戈壁沙漠小城镇有1100多年没有中断的文化历史,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汇聚地,是陆上丝绸之路7000多公里最耀眼的明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丝路的功能逐渐式微,到明代以后逐渐废弃不用,这时候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种代偿性的功能迅速繁盛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泉州地位日益突出。不同的出发点,到了共同的目的地,这是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国际贸易交往的实际情况,不管怎么绕,最后都到达了共同的目的地——欧洲。我们谈“一带一路”不能只谈陆上或只谈海上,而应该像今天这样“海丝”“陆丝”一起谈,成体系地谈,这才是研究“一带一路”应有的学术态度。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中,学者要给国家战略决策提供专业学术支撑,我们的研究视野既要注意微观,更要注重宏观,我认为“一带一路”的研究学者里应有一批宏观战略研究的人。任何一种文化、一种经济现象,都和宏大的历史背景相关,都和人类科技发展相关,都和政治因素相关,所以,研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丝绸之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具备更宏观的大视野。
第六,目前非遗领域面临一些矛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学者的高度关注。一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非遗是历史的存在,处在不断消亡中,有许多非遗项目集中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保护可能是学者的看法,而发展是政府的需求,怎么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需要在认识、方法上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途径,把矛盾处理好。二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非遗都是传统的,怎么找到坚守传统和现代表达之间的契合度。三是精神和物质的矛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没有好的政策或商业模式设计,如何解决文化传承和经济回报的关系。四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矛盾,非遗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往往由于机器化生产导致统一风格,失去了原生态特点,怎么处理好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问题也需要深入研究。五是东方和西方的关系,文化交流需要平等对话,不能以大欺小、以强欺弱。
最后,我提一些建议:
一是“一带一路”文化遗产这个主题可以长期做下去,但要紧扣“民心相通”的核心展开讨论,将来除了学术成果,可能还会形成一批智库成果,给当地、给行业、给国家出主意想办法。
二是坚持“海丝”“陆丝”一体化、整体性的研究,不同的出发点承载同样的贸易,走到了共同的目的地,这就是两者的一致性。今后搞研究南北要合作起来,形成一个机制和制度,比如这个会可以轮流在“海丝”“陆丝”的重要地理节点召开。
三是形成一个成果使用的机制或平台。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研究逐渐使门类学科化,使非遗规范化、专业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同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责任牵头做这件事,希望各路学者踊跃参加;二是以论坛平台定期出高质量学术成果,既为学科做积淀,也为国家大战略提供智力支撑,成果不能只停留在学界,还要影响地方决策、行业决策。
四是要把《非遗法》《公约》相关的内容都纳进来,比如中医中药、传统体育、杂技等,都要有专家学者去研究,不能仅局限在艺术学或艺术相关的领域。
五是不要只研究中国,也要比较研究沿线国家,这样才是提高论坛国际化的途径。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起码可以做一些区域性的研究,比如东南亚、南亚、大陆腹地、西亚、中亚、东非、北非、欧洲,这是对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