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稳妥推进

04.01.2017  01:04

  2016年是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第三年,土地制度、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等改革作为具有牵引作用的关键领域改革,在此轮改革“大考”中得分如何?回顾这一年,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了15个改革文件,人地挂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占补平衡、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国土资源领域 “四梁八柱”性改革稳妥推进,国土资源系统尽“洪荒之力”,打好攻坚战,向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今年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争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要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发挥好支撑作用。特别是要把国有企业、土地制度等11个领域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根据中央深改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2016年国土资源部坚持问题导向,将各项改革引向纵深。岁末年初,一份沉甸甸的改革成果清单,记录着一年来改革的步履和成果:

  ——建立“人地挂钩”机制,为1亿人进城提供用地保障。通过实行差别化用地标准、实施规划统筹管控、改进用地计划安排、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和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五项主要措施,确保2018年基本建立人地挂钩机制,2020年全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地挂钩机制政策体系,为如期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提供用地保障。

  ——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全面小康筑牢用地“底盘”。 对全国及各省(区、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进行调整,并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后,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65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5.46亿亩以上,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071.93万公顷(61079万亩)之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变单纯由政府主导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状况,鼓励土地权利人自主改造开发,鼓励社会资本积极进入,规范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城镇更新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城镇建设用地人口、产业承载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城镇。

  ——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坚守耕地红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强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跨地区补充耕地等重大举措,要严格程序、规范运作。

  此外,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改进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方式、出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随着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国土资源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逐渐成型。与此同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从“建机构、定制度”转向“试制度、试规则”,国土资源部正在统筹协调推进,加大力度,确保顺利“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