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I-SAC团体标准合作与发展工作会在杭召开

07.12.2017  16:06
      2017年12月6日,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ANSI-SAC团体标准合作与发展工作会”在浙江杭州顺利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等中美团体标准研究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等省内主要团体标准研究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殷明汉副主任为本次活动致辞。他表示: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的发展,经过近三年的发展,我国团体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充分的成效,完善了标准体系,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具有标准制定经验的社会团体。
      ANSI国际政策副总裁Joseph Tretler和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赵孟进副局长分别做了重要讲话。Josephs Tretler表示,ANSI密切关注中国标准化改革方向,深知这会影响美中贸易与商业合作。美国团体标准一百多年的自愿标准体系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实施良好行为规范体系,同时鼓励在良好行为评价中保持公开、透明、独立。赵孟进说,浙江是中国率先开展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也是中国最早试点示范团体标准的省份之一。近几年来,浙江进一步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目前有58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注册,17家社会团体公开了266项团体标准。他表示衷心希望本次会议将对浙江与美国的团体标准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之后的会议进程中,中美双方围绕团体标准的合作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袁晓鹏、ANSI国际发展部Nydia Ngiow、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王益谊、ASME标准开发总监Claire Ramspeck等几位专家围绕中国团体标准的发展和美国国家标准的程序要求做了主题发言。
      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葛雁从“浙江制造”标准是什么、“浙江制造”标准的使命愿景、“浙江制造”标准的工作方法、“浙江制造”标准的绩效成果、“浙江制造”标准如何提升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浙江制造”标准的总体情况,她表示:“浙江制造”标准不是必须满足的底线要求,而是引领发展的高线目标。
      ASTM全球合作部副主席Teresa Cendrowska、中国电子学会标准认证中心高麟鹏分别就标准化活动实践的架构程序和中国电子学会团体标准创新实践做了主题发言;UL全球标准部门副主席Philip Piqueira和ITI标准政策委员会主席Jason Matusow分别结合各自行业发表了关于团体标准的精彩演讲。
      近年来,国务院全面推动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而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是此次标准化改革的亮点和重点。2017年11月4日修订发布的《标准化法》是中共十九大后发布的首部法律,正式确立了团体标准在中国的法律地位。相比我国正处在发展初期的团体标准,国外团体标准发展十分成熟,已成为国外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最贴近市场需求的一类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和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发布的协会标准都是团体标准,在发挥团体标准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此次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共同发起召开“ANSI-SAC团体标准合作与发展工作会”,旨在交流双方在团体标准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为体标准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讨,为中国标准化改革提供鉴。在浙江召开中美首次团体标准工作会议,正是因为浙江作为全国首个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迫切需要和国际先进标准对接,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来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利于浙江省企业近距离接触先进团体标准的工作经验,进一步了解国家有关团体标准工作的政策导向,推动了中美标准化领域工作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