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匠精神,所以青出于蓝
明明是历代绘画名家技法集大成者的蓝瑛 却因为太“单纯”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说起蓝瑛,很多人都感到陌生。
蓝瑛是明代画家,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自幼习画,画功了得,他的画作与中国传统文人画风格有别,讲究工笔细腻。正因为如此,他一直很“吃亏”,被后世的教科书和艺术界有意无意地冷落,以至于时至今日连家乡的人对他都不甚了解。
“我要为他鸣不平!”昨天,在章太炎纪念馆的西湖名人讲堂上,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寿勤泽说,“我认为,他是明代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那么,这位明代老乡身上究竟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呢?
早年临摹 工匠精神造就扎实功底
蓝瑛算是一个画工,也就是以绘画为职业的人,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
“可惜,中国历来比较倾向于文人画,在乎写意,而古代很多书画大家都是书法写得好,然后开始画画,属于半路出家。像蓝瑛这样绘画功底扎实的画家,反而不受人们重视。”寿勤泽说。
蓝瑛很好学,临摹过很多大师的画作。曾进入北宋、南宋两代画院的李唐,还有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这些画家都是蓝瑛素未谋面的老师。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蓝瑛在师法先人时极具工匠精神,而非一味模仿。“比如他学李唐的画,采取的是扬弃的态度,有继承、有否定。”寿勤泽说,“这也是我们杭州人高明的地方,不是把东西学死了,而是学活了。”
扎实功底之余,蓝瑛还喜欢游历,走南闯北的过程中,画了大量的写生画。“他一生中既到过冰天雪地的北国,也到过赤日炎炎的南疆。”寿勤泽说,“他的一生比较顺利,没有受到太多巨响,这也是他称为大艺术家的一个重要因素。”
博采众长 他是绘画史上的王羲之
“中国书法史上最值得临摹的一位大师就是王羲之,他的《兰亭序》一共328个字,你只要练得勤、练得努力,过个一年半载,字肯定写得不差。”寿勤泽说,即便摆到今天,王羲之依旧是基础书法教材中绕不开的一位大家,而且时常是被排在第一位的。
“蓝瑛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相当于绘画史上的王羲之的画家。”寿勤泽将这么高的评价给了蓝瑛,“与一般画家相比,蓝瑛要高明得多。”
寿勤泽着重介绍了蓝瑛的《仿古山水册》。《仿古山水册》是蓝瑛艺术生涯中期的代表作品,共有12幅画作,作品纸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我刚开始临摹蓝瑛的作品时,用的就是《仿古山水册》。”寿勤泽说,“作品中蕴含着很深厚的功底,融合了很多大师的技法。”
学习中国画要从传统切入,必然要从临摹历代名家的经典作品入手。然而,历代名家的经典作品数量庞大,仅宋画全集就有1500幅作品,让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对此,寿勤泽推荐,蓝瑛的作品会是最好的切入口,“他对所有达到一定高度的绘画技法了然于胸,他的作品包含了这些技法的精华,能给你源源不断的知识,所以他是值得你学习的老师。”
青出于蓝 善于革新终成一代宗师
蓝瑛对明末清初的绘画影响很大,那么,他属于哪个画派?曾有观点称蓝瑛为“浙派”或“浙派殿军”,但稍加比对和分析就能看出,蓝瑛的作品与浙派戴进等人的作品截然不同,特别是他中年以后,对宋元各家笔法蹊径了若指掌、融会贯通,已然自成一派。因此,后人给蓝瑛所开创的画派重新冠名——“武林派”。“武林”,正是杭州的别称。
“在杭州,我们有不少机会能看到蓝瑛的真迹。”寿勤泽说,近期,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就有蓝瑛的作品展,而收藏鉴赏大家唐云生前也收藏了很多蓝瑛的作品。
“蓝瑛的作品与传统紧密相关,他对传统采取了融会贯通的态度,无论是对艺术学习还是艺术创作,这种态度都是不可缺失。”寿勤泽说,“蓝瑛是和浙江深厚艺术传统紧密相连的艺术家,有浙江文化、杭州文化的鲜明特征,是浙江精神的实践者。所以,我们更应该了解他、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