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档案局馆扶贫工作侧记

18.08.2016  12:35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5·12”大地震已经过去8年了,8年间,持续扎根四川省青川县苏河乡的广元市档案局馆干部职工,以兰台人的视角见证了青川不断旧貌换新颜的过程;8年间,广元兰台人以厚重的责任感,亲力亲为、情系苏河的救灾、重建、脱贫奔小康等工作,谱写了一曲赤诚的大爱之歌。

        包帮”樱桃村,村貌焕然一新

        2010年4月15日,广元市“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启动,市档案局馆自愿留在苏河乡,承担“包帮”樱桃村的任务。第二天,市档案局党组就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包帮”工作,工作队随即进驻樱桃村。工作队在了解了村里诸多困难情况后,迅速开展了“清凉一夏,温暖在心”慰问活动。活动中,工作队向樱桃村捐赠了3台空调,分别安装在村图书室、卫生站、党员活动室内;开展清淤工作200余立方米;捐赠图书1000余册;为党员活动室添置了电视、桌椅等。两年来,市档案局馆全体干部职工自筹资金4万余元,为该村安装自来水,并多次组织慰问献爱心活动。

        此外,在“包帮”期间,工作队经反复论证,科学确定了以长毛兔为主导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帮扶计划,确保了特困户如期脱贫。

        转战三凤村,为脱贫致富添上翅膀

        2012年9月,广元市第二轮“挂包帮”启动,市档案局馆继续留驻苏河乡,帮扶三凤村。通过实地查看、调研和座谈,工作队深感制约三凤村发展的瓶颈是交通和资源开发,工作队决意为这只大山深处的凤凰添上一对翅膀。

        积极争取资金,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功能。工作队先后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硬化通村公路8.19公里,建设通社道路5公里,新建通社便民桥1座,建设移动信号塔1座,农网改造107户,市档案局馆全体干部职工自发为三凤村捐资捐物达5万余元。同时,积极为村级活动室安装电脑2台、空调7台,使该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困扰多年的出行难、通讯难、用电难得到根本改变。

        借助当地土壤和气候优势,将优质魔芋种植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通过给予技术支持和争取资金补助,帮助培育大户组建魔芋专业合作社。该村魔芋种植由过去田边地角种植,迅速发展为规模种植。目前全村魔芋种植面积达800亩,种植户连续3年按照每亩500元得到魔芋发展补助资金。201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近700元。三凤村的成功点燃了全乡农户种植魔芋的热情,如今苏河乡实现了户户种魔芋,该乡成为名副其实的“魔芋之乡”。

        扎根东风村,打好扶贫攻坚战

        2014年10月,三凤村的帮扶尚未收尾,市委决定让市档案局馆新一轮帮扶东风村。市档案局馆帮扶工作队冒着大雨深入东风村实地调查,走村入户。当时村上未通硬化公路,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毛坯路,遇到雨天泥石堵路,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工作队的队员们从凉水镇徒步15公里才能赶到该村。

        接壤江油市的东风村,道路通行艰难,水利设施落后,住房简陋破损,贫困面大而深。2014年,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比全县农民平均收入低2000多元。全村90余户人口中贫困户就有50余户。面对这块更加难啃的硬骨头,广元兰台人再次迎难而上。

        2015年8月,市档案局馆帮扶东风村的工作全面启动,工作队通过走访调研,听取群众的想法和建议,与群众共同商定每户脱贫计划,解决了东风村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争取到县扶贫移民局将东风村纳入2016年重点帮扶计划,投入国家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县交通局拨付260余万元专项资金,确保年内完成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并将通社公路建设纳入规划,分步实施;县民政局决定将年老多病、丧失劳动力的村民纳入低保范畴;电信公司承诺把村里的宽带网络建设纳入计划……

        2016年3月,从凉水镇至东风村全长15公里的水泥硬化道路全面竣工通车,当地世世代代出行难的困境终于得到根本改观。因为市档案局馆的积极争取,这条惠及沿线广大群众通村公路的硬化得以提前实施。与此同时,该村魔芋、天麻、乌药等种植初现规模,通过市档案局馆职工自筹资金修建蓄水池,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东风村迎来了崭新变化。两年来,市档案局馆共计筹资4.4万元,干部职工捐款捐物合计1.2万元。

        市档案局馆帮扶工作队用行动赢得了苏河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由衷尊重。工作队的干部职工和所联系的帮扶户亲如一家。“我们帮扶苏河乡8年了,对这里有了感情,在这份真情中我们增进了为民情怀,改进了工作作风,我们要感谢苏河的父老乡亲们……”市档案局馆一位长期联系帮扶工作的同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