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助力精准扶贫
今年初,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17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作为四川“十三五”首个脱贫攻坚“操作手册”年度计划,文化专项扶贫已经与其他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同步进行。结合2015年底出台的《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四川的文化扶贫路径初见端倪,扶贫工作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阶段性成效。
非遗成为扶贫重要抓手
如果不是彝族刺绣,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哈曲乡解放村村民阿鲁提乌至今仍以务农为生。为助力彝区脱贫致富,自2015年起,峨边充分利用省级非遗项目峨边彝绣,采取开展免费刺绣培训的方式,帮助当地妇女就业脱贫。“我们免费参加培训,学到了技术,培训期间还有生活补助。”阿鲁提乌说,培训过后,通过政府部门,她们还与成都一家公司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从事绣片加工,多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为提高培训水平,峨边还引进了高校的专业师资进行系统培训。依托彝绣,峨边开发出30余种绣品及手工艺品,投入市场后,受到顾客青睐。目前,峨边已有6000余名彝族妇女从事手工刺绣,部分彝族妇女在县城区和各乡镇市场开设手工刺绣专卖店近30家,平均年收入达到3万至10万元。
泸州市纳溪区组织手工红苕粉、川南雀舌茶、渠坝豆腐干等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深入农村,通过举办培训班、开设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授艺,帮助农村群众就地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据了解,打古手工红苕粉已经成立了合作社,政府还专门为群众注册了“普照山”牌商标,并准备邀请专家对制作工艺进行改良优化。
在四川基层,越来越多的非遗资源被开发,成为百姓致富增收的重要方式。借助“互联网+”新兴业态,非遗衍生品的销售渠道也得到进一步拓宽。
四川的文化扶贫工作一直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的理念。除了向贫困地区输送文化设施设备和服务之外,还极力扶持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2015年7月,在四川省文化厅的对口帮扶下,阿坝州茂县纳普古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此,中断了近30年的腊普村水龙节在该公司运营下得以恢复,初次开放就吸引了2000多人观光。公司还将游客分流到家家户户,尤其是贫困户家中,让客人体验地道的羌族文化。
茂县永和乡腊普村共有278户村民,其中的56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村里古羌文化资源不少,但缺乏展示、推广的平台。公司成立后,规模虽小,但配备齐全,广告影像制作部、羌绣制作部、旅游开发部、产品营销部、古羌文化演艺部等部门一应俱全,多数由村民根据特长来担任职务。“收入的一半将平均分配给每户村民,另一半将用于贫困助学、残疾帮扶、项目开发等。”阿坝州茂县纳普古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威透露,近期,四川省文化厅提供的60多万元文化扶贫专项资金即将到位,村里的古羌文化传播项目正好借势启动。
在顶层设计层面,四川的文化扶贫工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7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明确指出,文化产业方面,除了投入800万元继续推动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实施以外,还将投入2600万元指导贫困地区开展文化与旅游、农业、生态等融合发展规划,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四川的民族文化产品很有市场,如果和脱贫结合起来就是能带动经济产业。”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认为,在文化扶贫工作中,政府应对文化资源比较富裕的贫困地区采用培育文化产业的方式进行扶贫,用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推动文化脱贫。
文艺院团齐心发力
舞台艺术也在四川的文化扶贫工作中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分力量。
2015年12月19日,四川文化·院团联盟“文化精准扶贫”公益演出系列活动拉开序幕,首场演出《“荷塘月色”——何媛独唱音乐会》在四川交响乐团“音乐之家”热情开唱。接下来的数十场演出中,四川文化·院团联盟陆续推出公益义演,所有门票收入全部捐赠给阿坝州茂县联系村文化精准扶贫项目。
今年,四川文艺院团普遍增加了下乡演出的场次。从文化扶贫角度出发,从百姓喜欢看的节目入手,四川文艺院团的行动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其中,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到茂县松评沟乡进行调研时了解到当地想做一个旅游演艺中心,以旅游为主发展文化产业,该院立即派演员王海洋到当地进行驻村指导培训,并组织演艺推广、培训等计划。四川交响乐团则通过院团的义演,筹划个人音乐会、室内乐独奏音乐会、亲子专场等各类帮扶公益演出活动,以演出形式向社会宣传,让更多人关注精准扶贫。
“与以往文化惠民和文化下乡不同的是,‘文化精准扶贫’不再只是为当地老百姓送文化、送演出,而是要到点、到户、到人,要通过文化的力量,带动当地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共同致富。”四川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石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