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志愿者集体宣誓捐器官 全国每年30万人急需器官移植

22.05.2015  08:54
义乌50名志愿者集体宣誓,承诺器官捐献。

   浙江在线杭州5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黄兆轶 首席编辑/赵洁) “我愿意!”昨天是“5·20”表白日,在义乌一场晚会上,有人这样大声说出自己的心声,不过这并不是恋人之间的表白,而是50名爱心人士对社会的庄严承诺。

   生命最后的礼物

  义乌志愿者集体宣誓捐器官

              昨天晚上6点,金华地区10多家慈善组织齐聚一堂,举办了一场慈善晚会,晚会上各界爱心人士、义工团体共同见证了义乌小恶魔慈善联盟50位成员器官捐赠的承诺仪式。

  小恶魔慈善联盟是义乌一家年轻的慈善组织,会长陈思汗在一年半前毅然结束了自己的外贸生意,投身慈善事业,“义乌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城市,经济实力让我们更有能力回报社会。所以我想建立一个组织,让大家的力量能凝聚在一起。”

  慈善联盟运行伊始,除了一些义工活动,还组织一些慈善晚会,将金华地区各类民间慈善组织联系起来。

  陈思汗介绍,根据中国红十字总会数据,截止到2015年3月1日,我国器官捐赠登记人数为35290人,而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人数有150万人,“这个捐献比例太低,缺口也太大,所以我们要发起劝导器官捐献的公益活动。”

  小恶魔慈善联盟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劝导尽力改变传统的“入土为安”思想,让器官捐献成为生命最后的礼物。由此,联盟50位成员愿意率先宣誓、做出表率。

  “宣誓后,我们都会去红十字会登记,也会发动身边人加入我们,如果有意愿捐献器官的,我们会帮助联系红十字会。”陈思汗说。

器官捐献志愿者:罗大姐夫妇

  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义乌商人夫妇捐献器官、劝导他人

  罗大姐今年44岁,和老公在义乌经商。成为慈善联盟成员后,罗大姐一直积极参加义工活动、资助甘肃贫困学生,而这次器官捐献活动发起后,她也第一时间加入进来。

  “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果我走之后,还能帮助他人,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生命,那不是很好吗?!”罗大姐这样说。

  虽然答应得干脆,但是罗大姐却很在意家人的想法,迟迟不敢告诉家人,“昨天晚上才和老公、孩子说,他们竟然全部给我点赞,我女儿说她也有这样的想法,还怕我不同意,没想到我比她还行动得快。我老公今天也来宣誓,是我劝导成功的第一个人。”

  罗大姐老公表示,他们之前一直忙着生意,现在是时候回报社会,给儿女做个榜样了,“决定捐赠以后,我的满足感、成就感更强烈。只要符合条件的,我们都愿意捐!”

   浙江器官捐献年年增长

  今年已经成功捐献55例

  器官捐赠这几年来越来越被大众接受,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今年3月,来自贵州省普安县的27岁小伙杨建军在杭州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脑死亡,他的亲人因为有过接受器官捐献救助的经历,主动联系红十字会,捐献了杨建军的器官。此后不久,瑞安市民吴永安一家五口来到市红十字会,共同见证吴永安的妻子陈锦红和小儿子吴雷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一家人全部成为器官捐赠志愿者,这在全国还没有先例。

  浙江省红十字会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曹燕芳告诉记者,近年来,仅浙江就有3000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但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器官捐献依然面临着现实的阻力。”

  从2015年起,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的唯一来源。目前,全国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人数有150万,其中约有30万急需器官移植,但每年真正实施的器官移植手术仅为一万多例。“很多患者需要等待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够获得合适的器官。”曹燕芳说。

  2010年起,我国开始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浙江是首批11个试点省(市)之一。这一年,浙江全省人体器官捐献成功的案例仅为两例。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29例。今年以来,浙江人体器官捐献成功的已有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