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不待扬鞭自奋蹄 打造绿色水源地
【本站9月25日讯】嘉善县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地是全县唯一的饮用水源地,近年来,嘉善县积极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区域联动,持续强化水源地综合治理与管护,确保嘉善太浦河取水口水质达标率长期稳定保持在100%。在2017年度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考核中,全省共有10个县(市、区)评为优秀,嘉善县排名第一。
革新体制,夯基筑台护水源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嘉善县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域横跨三个乡镇,管护职能又涉及多个部门,难免会出现“九龙治水”的现象,为此,2016年9月嘉善县成立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专职保护机构,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县级16个部门和3个沿线乡镇作为成员单位统归协调。在管委会这个“总司令”居中协调下,沟通成本有效降低,部门凝聚力得以提升。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嘉善县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嘉善县“十三五”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2016—2020)》等,明确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辅以水质异常发现应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每月工作例会制度、以奖代补考核办法等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保障基础设施。近几年,嘉善通过实施总投资12.73亿元的嘉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保护工程和太浦河取水二期工程等,大手笔开展水源地综合性建设与治理,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与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按照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要求,积极参与谋划太浦河后续工程建设。
深化治理,狠下功夫护水源
一是深化水源地污染综合防治。坚持源头治理,不断强化污染源管控,“十二五”以来累计拆除水源地内水产种苗场1座、水上加油站7家、猪棚鸭棚6万平方米,取缔网箱养殖户11户、鱼塘307亩,关闭农家乐5家、畜禽养殖场2个,腾退保护区内企业10家,并采用土地流转方式逐步从根源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经过多年的努力,水源地内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取水口所在地银水庙村还获得了“浙江省森林村庄”的荣誉称号。
二是强化水源地信息化管护力量。为补齐人防不够的短板,该县于2017年开始组织实施水源保护区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先后设立了21个高清监控点,实现对水域保护区重要节点的实时监控。同时,将所有监控点全部集成至嘉善县水源地视频监控中心,并搭建综合管理平台,构筑起了信息化监管屏障。
三是提升水源地监测监控能力。建立健全自动监测、人工监测、应急监测三重监测机制。一般情况下,在利用自动监测站开展系统的自动监测、生物毒性预警的基础上,县环保、水务、卫计分别开展常规监测、特定项目监测及全指标分析。当有水质异常趋势时,按照《嘉善县太浦河饮用水源水质异常发现应对工作机制》,多部门联合行动加密重点污染因子监测频次,做到水源地水质异常早发现、早处置。
共抓共管,与邻携手护水源
一是融入省际协作机制。太浦河横跨江、浙、沪“两省一市”,其水资源保护非一地力之所能及,为此,2015年11月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牵头建立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嘉善作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其中,与“两省一市”相关单位一起开展巡查交流和太浦河水质异常突发应急演练,共同提升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能力。
二是推动信息共享联动。借助省际协作机制成员单位水质预警微信工作群,及时共享水质监测数据,并进一步探索完善信息共享方式,扩大共享范围。2017年6月,“两省一市”相关部门商议构建流域信息共享平台。今年,已与太湖局多次对接,商讨技术方案,拟将太浦河沿线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接入太湖局的数据平台,实现实时共享。
三是开展区域联防联治。近年来,嘉善县严格执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积极会同江苏吴江、上海青浦,以太浦河沿线排污企业为重点,开展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共同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同时该县与周边县域共同推动形成《环淀山湖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和《青昆吴嘉水域保洁一体化协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共同抓好环淀山湖地区内重要河湖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