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嘉兴市乡村文化艺术周好戏连台
舞蹈《金牛塘边采桑忙》、海盐腔《赠珠办学》、小组唱《大齐塘》、歌伴舞《和谐的乐章》……昨天,来自全市16个镇(街道)的16支团队数百名群众换上绚丽的彩裙,化着自信的演出妆,从昔日的台下观众变为舞台上的主角。时尚的动感音乐,伴随着婀娜的舞姿,一场古新交融、土洋荟萃的视觉盛宴让平湖市新仓镇的父老乡亲们耳目一新。
原来,第十届嘉兴市乡村文化艺术周在这里拉开帷幕。今年的乡村文化艺术周以“建设文化礼堂 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由开幕式暨2016嘉兴市村级民间精品文艺节目展演,“戏韵禾风”嘉兴市传统戏曲陈列展,闭幕式暨2016嘉兴市调龙灯大赛等活动组成。
桐乡市龙翔街道皂林村选送的《金牛塘边采桑忙》,通过舞蹈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采桑场景,编排精心的舞蹈动作生动优美,赢得现场掌声阵阵。“这是我们村文化管理员请专业老师专门为我们设计的动作,已经在桐乡和嘉兴表演过3次了,受到了不少好评。”领舞的陆媛告诉记者。
“一座座文化礼堂的建成,凝聚着乡村的精神底色,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培育提供了可能,我市两员制度的推广更让乡村文化活了起来。”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文化下派员和文化专职管理员,在全市农村文化阵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乡村文艺可谓精品迭出,这次展演就是一次检验。
我市自海盐在全省率先实现文化工作下派员和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全覆盖后,从2013年4月起,开始全面推广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制度和文化下派员制度。每年,宣传文化部门都加强“两员”培训,举办全市文化专管员培训班,各地采用“走下去、拉上来”方式,对“两员”进行民俗礼仪、戏曲声乐、群文理论等方面培训,每年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00期以上。
据悉,到去年12月底,全市文化下派员、文化专管员实现了基本全覆盖。同时,先后成立了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及各专业支队、区域支队和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现有文化志愿服务队伍300多支,拥有文化志愿者近1万人,形成了以专管员为主体,指导员、文化志愿者相辅助的三支基本队伍,推动了农村文化礼堂与原有文化资源的场所共享、功能互通。
除了村级民间精品文艺节目展演,“戏韵禾风”戏曲陈列展也于昨天开幕,精彩好戏将连演8天。
钟灵毓秀的江南水土孕育了嘉兴独特的戏曲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嘉兴戏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嘉兴的地方戏曲蓬勃发展。目前,嘉兴有省级以上戏曲非遗项目8项,其中海宁皮影戏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悉,“戏韵禾风”戏曲陈列展分为水乡京华、越韵吴风、梨园拾遗三部分,通过戏曲行头、乐器、剧本、戏台等的综合性展示,结合演出、表演录像轮播,让观众能从视觉、听觉上全方位感受嘉兴戏曲的古今面貌,倾听禾城深情的吟唱。
据悉,12月9日至12月16日每天下午2:00至3:00,海宁皮影戏《小花猫钓鱼》、《红孩儿》,平湖钹子书,海盐腔等都将在市文化馆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