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三举措推动产业援建深化互动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根据国家、省有关对口支援西部精神,我市与新疆沙雅县、青海海西州、西藏那曲县结对,坚持产业带动就业,推动受援地资源、政策优势和我市技术、管理、信息、资金、市场优势的有机结合,实现互利共赢,帮助受援地拉动经济,自主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主要做法,一是抓规划谋发展。新一轮援建初,前方指挥部(工作小组)提前与受援地对接,根据受援地资源禀赋、优势产业结合国家产业导向、西部大开发政策,针对性确定重点扶持产业,做好三年发展规划导向,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中人力物集聚发展。二是抓扶持助发展。提请市政府在上一轮出台扶持政策深化完善基础上,再次出台《嘉兴市鼓励支持嘉兴企业赴新疆沙雅县投资和产业合作的若干意见》,从财政、商贸流通、金融、劳动用工、宣传引导等方面给予具体扶持,最高以奖代补达100万元。三是抓合作促发展。重点扶持沙雅的红枣、马鹿、核桃、蜂产品等,那曲的“秘鲁吗卡”种植和黄磨菇、虫草加工等,都兰枸杞加工等。一方面“请过去”体验式招商。邀请浙商赴受援地考察,参加新疆、青海投资洽谈会等。一方面“走出去”推介式招商。协助受援地政府、企业积极参加亚欧博览会、厦洽会、宁波“两会两展”、阿克苏地区农博会、浙江省和嘉兴市农博(展)会等,举办嘉兴·沙雅投资说明会和纺织服装企业投资专题推介会、都兰县(嘉兴)招商推介会等。
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合作,产业援建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西果东送”农产品交易日益成熟。嘉兴市水果批发市场每年销售的新疆农产品就达15亿元。多德福·嘉兴食品城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作,特设16000㎡新疆之窗、兵团之窗,打造华东最大新疆红枣集散地。柴达木枸杞一条街建立立足嘉兴、辐射长三角、覆盖全华东的柴达木枸杞展示交易集散市场。通过受援两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无缝对接,实现大规模、集聚式、跨越式产销合作,接下去,我市还将引进更多的青海、新疆等对口受援地的特色有机产品,促进西部优势农副产品的跨区域销售,加快开辟“西果东送”农产品交易更为广阔的全国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