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安全生产大检查取得阶段性成效
天津港“8·12”瑞海物流危险化学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嘉兴市安监部门高度重视,认真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安全生产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的要求,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进行部署落实,认真抓好非常时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工作。
截至9月底,全市共检查包括危化品企业在内的工贸企业6214家,排查隐患18027个,下达整改指令书409份;立案查处95起非法违法行为,经济处罚101万元,责令停产停业9处。
部门合力织就安全生产网络
“天津港‘8·12’事故发生后,我们切实把周边事故当做身边事故来对待,举一反三,组织开展了以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安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之高,检查工作力度之大,隐患排查密度之强,前所未有。
据了解,天津港“8·12”事故发生后,8月13日早晨,市安监局就以短信的方式,向全市所有化工企业发出警示提醒,并在当天下午部署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工作。
8月15日,市安监局又研究制定了港口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危险化学品罐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精细化工企业、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特殊作业等六个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方案,部署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工作。
8月17日,根据国家和省政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安委会部署了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等工作。同时,市级各部门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督查检查,市安委办牵头组织港务、消防等部门和有关专家重点抽查了港口危险化学品企业,发改(能源)、交通运输(港航)、规划与建设、质监、综合执法、消防等涉及危化品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了专项和联合安全检查。
全市掀起安全生产大检查高潮
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部署后,全市各地党委政府切实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依照市安委会的要求,召开紧急会议进行传达部署,党政主要领导到会提出要求,并及时制定工作方案,迅速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等工作。
据悉,南湖区、秀洲区、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等地党委政府“一把手”双双到会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南湖区、嘉善县、桐乡市、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还召集了基层安监站、村(社区)网格负责人、规上企业负责人参加工作部署会,把上级要求指示精神专题报道传达到基层和重点企业。平湖市、海宁市、桐乡市等地的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南湖区、秀洲区、海盐县、嘉兴港区等地由党委政府“一把手”带队,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督查。
同时,各地安监部门还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开展了联合检查、专项督查、暗访暗查,有效推动了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持续深入。
南湖区安监局会同发改、公安等部门,对全区所有危化品企业特别是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区安委办牵头,质监及物流园管委会参加,对辖区内液氨制冷、液化气及工业气体充装等企业开展检查;嘉兴港区率先向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等重点单位企业负责人发出公开信……在各地党委政府和安监部门的重视下,全市进一步营造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强大声势,取得了实效。
督查检查工作“实”字当头
8月中旬以来,我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督查检查活动,通过开展领导督查、部门巡查、专家检查、企业自查等方式,查找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堵塞管理漏洞。
在督查检查工作开展期间,市委专门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百日维稳攻坚和安全生产工作督查的通知》,市四套班子领导组成10个督查组,身体力行,带队开展了两轮督查工作,共有21位市领导参与了督查,有力地推进了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
另据悉,在督查检查过程中,全市安监部门还对涉及危化品的区域进行了“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和巡回执法检查,对港口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了重点抽查,对全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进行了联合督查检查。
同时,全市安监部门要求各地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中,聘请专家参与安全隐患检查,对全市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求各地安排专家进行全覆盖检查会诊。其中,秀洲区、嘉兴港区安监局聘请危化专家,分片、分组、分类对辖区内危化生产、储存经营企业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排查。在此基础上,各地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和企业,指导企业开展全面的自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安全隐患整改有“铁的要求”
发现问题重要,解决问题更重要。两个多月来,各地安监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省、市督查组及各地各部门督查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四个一律”的要求依法严惩,“严查、严治、严管”各类安全隐患,依法依规抓好整改落实跟踪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整治力度,做到对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安全隐患“零容忍”。
据介绍,针对省安委会8月中旬督查检查和市安监局的前期检查情况,8月21日,市安监局通报了前一阶段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对12家企业存在的72条隐患,逐一列出清单,并责令南湖区、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桐乡市等相关地区安全监管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强制措施或者予以立案查处。
此外,对市领导在百日维稳攻坚和安全生产督查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在市委督查通报的基础上,市安委办进行跟踪落实,实行隐患整改情况周报制度。
对省安委会9月上旬综合督查我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提出的工作要求,我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桐乡市通过整体征收方式下大力气整治省级重点火灾隐患区域,彻底消除火灾隐患,3282户房屋中,95%住户已完成征收并搬迁。海宁市开展了烟花爆竹专项整治,收缴各类非法烟花爆竹共计500余箱,查获1个非法烟花爆竹储存仓库。
安全生产大检查“未完待续”
市安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认真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和规定,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切实落实和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是继续坚决打好危化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等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各类隐患排查整治,保障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努力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据悉,下一步我市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大安全生产考核力度,加快形成重预防、治根本的长效机制。此外,还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联合经信、公安(消防)、交通、应急办等部门,积极开发危化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全力构筑安全监管信息网,联动治理,形成工作合力。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建立区域安全生产联动机制,通过加强区域间的沟通协作和统筹协调,强化危险品源头治理,科学选址,严把项目准入关。推动各地安全生产信息共享联动、隐患排查整治联动、应急演习救援联动,切实保持区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