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四轮驱动”编织农村公路幸福网
29.01.2015 01:11
本文来源: 交通运输厅
一是创新理念谋发展。针对通校车、通公交、通社区路段的安全问题,以人口密集区域为重点开展调查,率先提出了农村公路等级提升的概念,并编制完成了全省首个农村公路等级提升四年行动计划,拟通过公路拓宽、路面改造及局部改善,增加农村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比重,改善路况、路容、路貌及沿线生态环境,提升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安全防护等设施完好率,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能力。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提档升级建设实施标准,对于新社区居民户数在1000户以下的,通过公路提升改造工程达到三级公路标准(路面宽度7米),力争二级(路面宽度9米);对新社区居民户数在1000户以上的,通过公路提升改造工程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力争一级,涉及通公交、通校车线路提升改造工程,改造时达到三级公路及以上标准。
二是创新机制强保障。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管理规定》,分别从管理职责、计划管理、工程管理等方面对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进行全面规范。所辖6个县(市、区)先后以政府名义出台《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管理办法》,建立了县、乡(镇)财政投入和其他资金组成的多渠道农村公路资金筹措机制,对经批准实施的乡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由各县(市)财政按工程决算审计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如平湖市、海宁市和海盐县可按工程建安费的70%予以补助,嘉善县补助50%(最高可到60%),桐乡市补助30%(最高可到70%)。创新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制,将专业路政管理和乡村协管相结合,实行“站队合一、分片管理、三员联动、分工协助”的模式,把路政管理人员融合到公路养护站,各路政中队配备2-3名专职路政员,辖区镇(街道)农村公路养护站配备1-2名路政协管员,聘请辖区行政村1名村委会成员担任路政信息员,实行三员联动,共同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三是创新举措抓成效。在土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按照每500米设置一个会车点为标准,试点设置会车点,解决农村公路会车难的问题,全年完成会车点设置15处,建设港湾式停靠站28处。完善农村公路指路体系,按照新国标对版面样式、尺寸进行统一,适当增加重要交叉路口地点距离标志、线路名称确认标志的设置,突出反光效果,增加了对部分农家乐就餐、采摘、垂钓点的指示信息,基本实现了农村公路“无问路通行、进村如入城”。在海宁顺利试点了农村公路亮化工程,将农村公路路灯建设纳入交通事故道路安全隐患整治的重要内容,安装农村公路路灯8140余套,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了乡道以上农村公路路灯全覆盖的目标,提高了农民夜间出行的便捷度和安全系数。
四是创新服务惠民生。依托优越的农村公路条件,全市实现“村村通公交”,市区乡镇夜班公交覆盖率更是达到了90%,居全省首位。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不仅改善了通社区路段的交通状况,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创造道路条件,满足公交设立站立席的需要。平湖市累计投入8400万元,对15条线路、42.5公里通校车路段实施了等级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交通先行”作用进一步凸显,南湖区云东村因路而变,人均纯收入从十年前的几千元到21400元;嘉善魏俞线等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后,彻底打通了姚庄镇城乡互通的“大动脉”,近3年姚庄的年GDP增长超过45%。(浙江省公路局报送)
本文来源: 交通运输厅
29.01.2015 01:11
舟山市交通运输局紧急部署当前事故防范工作应对事故频发态势
针对重庆市万州区公交车坠桥事故,交通运输厅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
宁波整治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工程车效果初显
2018年9月以来,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