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为薄弱村选优配强班子

03.11.2015  10:02

  一排排连体蔬菜大棚,在秋日阳光下生机盎然,这是嘉善天凝镇洪溪村去年以来着力打造的现代农业园。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洪溪村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现代农业是继村级工业园区之后,村两委积极壮大集体经济的另一法宝。该村党总支书记陈俐勤说,发展是硬道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发展村级经济方面要有所为、有作为。如今,洪溪村有价值1277万元的固定资产,包括3万多平方米村工业园区土地、9400平方米标准厂房以及110个店面,年固定收入已达150万元。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越强,村子建设和发展就越好。在嘉兴,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美丽蜕变不止洪溪村。嘉兴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检验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能力的考场。嘉兴市通过政策扶持、结对帮扶、抱团发展等措施,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现。经常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由2012年初的276个减少到26个,转化率达到90.6%。
  解决“带头人”的问题,是让薄弱村“脱贫”的重要一招。在嘉兴市委组织部负责人看来,软弱涣散村之所以发展滞后,主要是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近年来,嘉兴通过内选、下派、外聘等途径,采取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交叉任职、兼职不兼薪、专职专选等多种办法,选优配强村级班子。
  短短两年,海宁周王庙镇双涧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4.6万元增长到80余万元,带来这变化的“魔术师”就是村党总支书记沈鸣。他由镇里下派担任双涧村党总支书记后,采用村与企业共同建设发展的模式,吸引资本进入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先后实施12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镇“两创”园区建立标准厂房7000余平方米,并通过对老旧厂房的重建改造,盘活村存量资产。今年上半年,村里还注册成立了土地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到集体经济发展。眼下,20亩连体钢棚蔬菜基地正在建设。去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共有237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平均年龄37.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2857名,占67.2%,提升了村级班子战斗力和创新力。
  思路决定出路,嘉兴一些村干部囿于眼界,思想不够解放,束缚了发展手脚。为此,嘉兴选派了70名优秀干部担任70个重点扶持村的“第一书记”,为各村量身定制脱贫规划。海盐县百步镇虽然企业不少,但超同、农丰、桃北3个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超同村“第一书记”曹晓铭摸清村情后,与另外两个村的“第一书记”商量对策:“周边中小企业数量多,标准厂房应该紧俏。”最终,村干部的发展思路被打开,3个村共同出资建起了标准厂房,各村每年增收15万元。
  如今,嘉兴更多的村干部跳出村子看发展。今年,嘉兴市建立基层干部实践培训基地471个,已有183名村主要负责人跨县(市、区)到实践基地挂职学习。同时,聘任50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对村干部进行手把手教、面对面授。嘉兴市还建立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帮扶制度,以党组织结对为纽带,组建机关部门、企业、村、社区“四方红色联盟”,将年集体经济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提供信息、引进项目、捐资捐物、使用开发等途径,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帮扶工作。
  政策助力,越来越多村干部的干事激情被激发出来。随着旅游热的兴起,虹桥村许多村民办起了家庭旅馆。如何管好这些旅馆?村干部商议后提出成立“乌镇人家”旅游协会,将家庭旅馆纳入协会统一管理,协会对会员旅馆收取保证金和一定的管理费,以保障协会的日常管理。古今斋家庭旅馆的朱老板说:“由于旅馆资质不达标,过去做生意都是掩着门,也不敢打旅馆的招牌。如今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做生意了。”目前,已有近200家家庭旅馆加入协会,统一打出“乌镇人家”的招牌。眼下,村里还出资120万元,联合乌镇其他1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建设乌镇首个“一站式”大型多功能综合市场。运营以后,将直接创造200多个劳动岗位,每年将增加集体收入10多万元。
  村集体有钱了,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嘉善县西塘镇金明村曾是经济薄弱村,镇里扶持该村异地发展,将西塘景区入口的绝佳地块交由金明村做商业开发,每年获取20多万元租金。去年,水泥路修到村民门口和田头,让村里沼虾养殖户特别开心。以前养殖户只能摇船进城卖虾,因为路远经常会死虾,卖不出好价钱,现在许多水产商直接开着汽车到虾塘边收购,方便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