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市民年俗记忆
唐德顺老人向市民介绍其收藏的猴年邮票(上海市群艺馆供图)
什么是海派年味?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很陌生了。为了唤醒被冲淡的记忆,重温传统文化的温暖,“金猴闹春”——第十届海上年俗风情展于腊月廿一(1月30日)上午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拉开帷幕。开幕当天,彩灯高悬,锣鼓喧天,双狮齐舞,提前掀起了沪上迎新春的热潮。众多上海市民带着老人、孩子前来观展。
据悉,此次展览将延续至2月29日,时间跨越了小年和元宵,涵盖了整个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展览延续并拓展了往届的主题和规模,首次向社会公开征集年俗藏品,目前已征集到的近百件藏品个个“大有来头”,“吃喝、玩乐、居、饰、礼”各类展品齐齐亮相,一起诉说着五方杂陈的海派年俗文化。
饮食文化是年俗文化的重头戏。展览中不同年代过年用的餐具、酒具、茶具一一陈列,引来众多观展者驻足参观。作家程乃珊在《海派年俗》里写道:“海派过年的待客点心都是精致又吃不饱的:与银洋钿一样大小的枣饼,比一根手指略宽的春卷,小巧晶莹的鸽蛋圆子,等等。最怀念过年时的元宝茶,这些细瓷茶具多半是妈妈或者祖母的陪嫁,只有过年时才拿出来用一次。”展品中的餐具有瓷器,有银器,不知经过多少代人的手流传至今,它们已不是简单的盛放食品的过年餐具,而是承载传统文化和情感的物质载体。
物质匮乏时代的票证也现身展区。票证分得很细,有鸡蛋、家禽、蔬菜、粮食等各类供应券。一位观展的阿姨说,这些供货券让她感到十分亲切,也十分感慨,“那个时候过年,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好玩,还意味着能吃上鱼肉了。”
海派画家郑克竞送展的年俗油画《采办年货》也让市民在色彩和光感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油画中,母亲带着孩子采办年货,卖菜的婆婆正举着秤为他们称菜,“三斤四两。”她张着嘴,声音仿佛从画面中呼之欲出。《印象中的水乡》中手艺人身背小糖人走街串巷,踏上穿过流水的小桥,一边叫卖,一边为孩子们吹着用细竹竿自制的长哨,瞬间将观者带入过年的氛围中。
每逢过年,压岁钱便成了孩子们不可或缺的欢乐记忆。各个年代、五花八门的红包展品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围观。程乃珊在《老上海的年俗》里介绍:“古时大家同工同酬吃大锅饭,没有自己分配银钱的权利,过年时做长辈的体恤小辈,就分发给小辈一点零花钱,可以让他们自由支配。这就是压岁钿的初衷。”收藏家张文祥此次带来了他珍藏的老红包,这些红包上印有麒麟等吉祥图案。据他介绍,长辈给小辈红包,还有驱赶“邪物鬼怪”之意,希望其能平安度过来年。
展览现场还有民国初年的红楼梦月份牌和各式年画片。清末民初,上海月份牌取代小校场木版年画,嬗变为中国年画史上的一个独特分支。唐德顺老人收藏的年画片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发行的年历片。从第一张年画片到现在,他都尽其可能收藏。从最初的书签年画到扑克牌似的小卡片,再到现在的A4大小的年画片,其中的内容,也由传统喜庆图案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毛主席语录、样板戏,再到80年代的内地影视明星、港台明星,以及其他如鲜花、美女和小动物等图案,跨入21世纪,年历图案又回复传统,似乎以生肖居多。时代的流行风尚演变跃然方寸之间。
开幕当天,不少来自石库门的鸟虫迷们还早早带来了他们的伙伴——笼鸟和蛐蛐,3场精彩的斗鸟斗虫赛在此上演。据悉,除了鸟虫竞技外,非遗手工艺市集、春玩、元宵灯谜等30多项年俗互动娱乐项目,也将贯穿近一个月的展览期,让更多的市民亲身体验和感受海派年俗的文化与情感内涵。
此外,元宵节当天的传统文化市集,将荟萃琴棋书画香酒茶花等各类传统文化展示项目。元宵节后手账爱好者们的手账过年展——“过年七天乐”也将登场。上海市群艺馆活动部主任吴榕美表示:“我们不仅要将年俗文化展示给大家,还要将不同的过年方式传达给人们,让年轻人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承年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