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台州——卢乐群书法展杭州开展翰
卢乐群现场创作。
卢乐群作品。
本报杭州3月11日讯 用笔老辣,沉着痛快,秀逸之中又显古雅之趣。书坛泰斗沙孟海弟子卢乐群的擘窠大字,以其美妙、粗犷的线条直落人们的眼帘。今天,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省文联、台州市政府主办的“大哉台州——卢乐群书法展”在浙江美术馆与观众见面。此展既是当代豪放派代表性书家卢乐群佳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翰墨颂家乡的一次真情记录。
本次展览集中了卢乐群近年以台州为主题的精品力作100余件,作品以行草、行隶为主,兼及篆楷,既有气势恢宏的大字榜书、巨幅行草,也有清雅精美的扇面小品。卢乐群先生生于1942年,浙江临海人。历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台州文联主席等职。其书法师承沙孟海、陆维钊,兼收碑帖之长,所书雄奇、潇洒,自成一家。是继于右任、沙孟海、陆维钊之后走碑帖交融书法之路的第三代书家群中的杰出代表。他的书作既具有历史的、古典的韵味,又富含着强烈的时代创新色彩而为世人所重,成为当代“新文人”书法的代表性人物。
大哉台州,展示了卢乐群先生近期创作的榜书巨幛精品——从少数字的盈丈匾额,到近400余字的大幅巨制,气势磅礴,博大雄浑,结字奇崛,笔画生动,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那幅21米长、5米高的巨幛《岳阳楼记》读来畅快淋漓。卢乐群在加厚的宣纸上,顿笔刷字,极见凌厉之势,显示了沉着痛快的韵味。而羊毫笔的使用,使其下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线条的质感更为细腻并少去几分火气,极沉厚、极强劲,又极柔和、极灵逸。卢乐群笔下的线条,在准确肯定的同时又强调微曲变化,在明确的势态中,微微地表现出波动、曲折的形势,笔与笔之间,因势相生,所谓“一笔成一字之规,一字成终篇之准”,观之,莫不使人动容。
人文精神是一座城市的根,一座城市的魂,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卢乐群以台州深厚的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相融合,假以古诗词“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之意,书写出了“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台州人文精神。
漫步展厅,从甲骨文到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包括魏碑,所有的书法领域,各种书体,卢乐群都广泛涉猎。著名书法家朱关田说,“60余载书艺探索,可贵在于他不只是停留在一种风格,即便是相同的书体,比如行草,他就用不同的笔写出不同的风格来,相同的书体,不同的处理,形成不同的风貌,几乎使你看不出是一个人的手笔,这种探索的精神和创造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在潜心研究中,卢乐群发现,扇面小品书写,辅之于高古篆隶的笔法、笔意,同样可以融入“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明代尚神,清代尚质,现代多元、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民间书法中去。”在卢乐群眼里:魏碑变行书很难,赵之谦实践成功了;碑帖结合也非常难,于右任、沙孟海等人也实践成功了;而大哉台州之时代特色,就要有一种意态高古、纯净雄强的艺术表现。
“对我而言,书法创作是个非常愉悦的过程,很滋润。”如此酷爱书法艺术的卢乐群,忽然在上世纪90年代从书坛“蒸发”了,“十年磨剑超越自我”的卢乐群躲开城市的喧嚣,在临海北固山麓的“听涛阁”里潜心创作。近几年来他相继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日本东京《朝日新闻》会馆、新加坡书法中心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饮誉海内外。出版有《卢乐群书法集》,发表《民间书法的启迪》等多篇论文,其书法作品屡获全国各项书法大奖,被书坛誉为“卢乐群现象”。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慧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