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最美妈妈”和“残奥会冠军”讲那些温暖励志的故事

06.12.2016  09:32

牛通社记者在釆访宋懋璗。时报记者 姜胜利 摄

    昨日是共青团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到日。时报的牛通社记者也有机会与“最美妈妈”和“奥运冠军”进行一次对话。

    “奥运冠军来了。”不知人群中,谁喊了一声,来自杭师大东城小学411班的牛通社记者胡同语,立即敏感地抬头往人群中探去。

    不一会,穿着国家队制服的宋懋璗现身,胡同语立即冲上前去,主动要求采访。“哥哥,你在里约残奥会上拿了一共几块奖牌啊?

    宋懋璗望着两眼炯炯有神的胡同语,笑了:“一共2金1银,我还打破了里约残奥会S8级男子100米蝶泳决赛原来的世界纪录。

    听完冠军哥哥的自我介绍,胡同语对他的崇拜感又加深了,于是又接连询问了一大串问题,例如奥运冠军一天要训练几个小时、运动员的运动精神是什么、支持他一直努力的动力是什么,宋懋璗都一一作答。

    目送着冠军走入驻地的背影,胡同语抱着本子久久没动地方,好不容易回过神,使劲握了下拳头,“超级Nice”。

    在瑞莱克斯酒店报到的团代表很多,不一会儿,门口又是一阵骚动,一位穿着深色套装的女代表走了进来。虽然衣着颜色低调,但采荷三小406班的牛通社记者周越一下子就认出来了,那是“最美妈妈”吴菊萍 。

    连忙拜托记者把吴菊萍请过来,小姑娘立即发问:“吴阿姨,您当时救人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呀?您有没有把这个事情告诉您的孩子呢?

    看到小记者,吴菊萍满脸笑容,一边询问周越就读的学校,一边说道:“当时阿姨没有犹豫,要是犹豫的话就救不了人了。”面对着比自己孩子稍大一些的小记者,吴菊萍浑身散发着母爱的气息。“这样,阿姨给你讲个故事吧。”她亲切地与周越讲述着自己与孩子间发生的事情,结束采访后还主动要求与小记者合影留念。

    茅以升试验学校五(3)班的郭正东和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湖墅校区四年级5班的程一然搭档着采访到了不少的团代表,把自己准备的问题统统问了一遍。

    “这些问题都是我平时碰到的,像近视都成了我们的烦恼,所以我打算问一问。”程一然说。

    开始时羞怯,郭正东拦住第一位团代表采访时,两只耳朵烧得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程一然连忙“救场”: “哥哥,我们的课业并不轻松,可好多同学又要参加兴趣班,你觉得这两个方面该怎么平衡呢?”“姐姐,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就是因为户外锻炼不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作者:记者 郑茜茜 周淳淳 刘永丽 丛 杨        编辑:见习编辑 胡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