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瑛昆生表演艺术培训班汇报演出精彩纷呈
流风遗烈,笃学不倦。8月1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周传瑛昆生表演艺术培训班”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进行汇报演出。学员们展现所见所学,演出圆满成功。
“周传瑛昆生表演艺术培训班”为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浙江昆剧团)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协办。本次培训班于7月20日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正式开班,为期一个月,不收取学员任何费用。
此次报名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都是来自各个学校、院团的优秀青年演员,曾在各种比赛上获得奖项。尤为特别的是,学员剧种涵盖昆剧、京剧、越剧、湘剧、乱弹、淮剧、调腔、瓯剧、睦剧、粤剧、豫剧,庐剧(排列不分先后)等,有12个之多,这体现了昆剧作为“百戏之母”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周传瑛对于昆剧的教学一向是不分老少,不论男女,只要愿意学,他就愿意教。这种对于传承昆剧的迫切,这种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使周传瑛先生桃李天下。这次邀请的几位老师,都曾在周传瑛先生底下学过戏。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总能或多或少地看到周传瑛先生的影子。
汪世瑜老师在《牡丹亭·拾画》教学中,告诉我们一个三字箴言:雅、静、甜,即人物温文尔雅、表演心平气静、观众回味无穷。
蔡正仁老师在教学《长生殿·迎像》的时候,和学员们分享:“无知最可怕,若以为观众叫好了便是对的,那只会在追求昆剧表演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李公律老师在教授的时候,对学员们强调:《彩楼记·拾柴》是穷生戏,表演的时候就不能像巾生那般潇洒倜傥。但在《牡丹亭·叫画》中,则要突出柳梦梅的心理活动变化,体现他的可爱。
周世瑞老师的《连环计·梳妆》,对于大多数没接触过翎子生表演的学员们而言挑战极大,学员们该如何表演出吕布的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也是个难题。
《长生殿·惊变》动作并不复杂,但讲究细微之处才见真情。王斌老师的教授主要从纠正学员们的基本功开始,然后是基础的身段练习,最后才是《红梨记·亭会》教学。一个演员的表演技巧固然重要,但是能通过细节的展现、情绪的渲染,让观众们感同身受,才是最重要的。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阅读文本,揣摩人物的内心,知道需要给观众呈现怎样的人物状态、人物形象。相对于表演技巧的传授,老师们更注意强调学员们对于文本、人物的理解。
除了传统的课堂内容,本次培训班专门组织学员们8月10日集体到上海观看上海昆剧团的《琵琶记》演出,观摩学习。在培训班20多天的学习之后,学员们走进剧场近距离欣赏昆剧的魅力,观看得异常投入。昆剧优秀演员的精彩表演,让学员们纷纷感叹不虚此行。在连夜的回程中,学员们一直兴致勃勃地交流着观后感:聊身段表演的处理和节奏把握;谈如何提高创作人物做到表演的情绪连贯;探究怎么把学到看到的运用在自己的表演中。
“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在追求昆剧表演艺术的道路上,越是钻研,越觉得浩瀚无穷。周传瑛先生一路求索昆剧,风风雨雨过了60多年。今日培训班的结束只是学习昆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