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推行节水灌溉管道 稻田通了“自来水”

23.05.2016  10:20

   浙江日报5月23日讯 22日上午,在湖州吴兴区东林镇东升村粮食功能区里,农户倪国芳打开田里的一个个水龙头:“这1000多亩田里,有400多个水龙头,两亩多地里就有一个。可别小看这些龙头,节水可不少!”

  东林镇的粮食功能区是吴兴区节水灌溉管道建设试点之一,项目区总面积3200亩,主要种植水稻,采用低压管道的形式进行灌溉,被称为“稻田里的自来水管”,既方便稻田灌溉,又能节省30%到40%左右用水,同时还可以提高肥效、减少损失。据综合计算,每亩水稻增收百元以上。据东林镇副镇长潘新江介绍,全镇每350亩水稻田安装一个高压机埠,每2.5亩安装一个水龙头,地下管道埋设深度为一米以上。像东升村粮食功能区水稻种植面积有1100亩,共安装3个机埠。

  “这种水龙头灌溉稻田,管理方便,能根据稻田干湿程度灵活放水,比漫灌省水不少,效果更好,还省下了修理灌渠的费用。”倪国芳对这一新灌溉方式连连赞叹。

  吴兴区水利局工作人员说,区里从去年开始试点小型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今年继续推广,计划在道场乡等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4200亩节水灌溉低压管道。

(本文来源: 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