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他们怎么说“绍兴的出租车改革之路”

28.06.2016  09:09
  传统出租车行业与互联网如何融合发展?
  怎样建立合理的出租车运力调整机制和定价模式?
  近年来,随着网约车的兴起,在给市民提供良好服务体验的同时,也给出租车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租汽车的改革发展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出行,也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
  日前,市交通运输局召开绍兴市区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听取大家对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究竟何去何从?
  1
  经营权制度如何改革?
  2015年年底,杭州发布《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实行经营权无偿和有期限使用。自2015年1月1日起,停止收取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经营权期限核定为6年。6年到期后对经营期内服务质量信誉考核达标的出租汽车,其经营者方可继续申请获得经营权。绍兴是否实行经营权无偿和有期限使用,经营权制度该如何改革?
  经营权无偿和有限期使用是大势所趋,是出租车改革的一条必由之路。停止收取出租车经营权的有偿使用金,可以有效减轻出租车司机的负担,提高出租车司机的收入。
  而对经营权的有限期使用也十分必要。政府需要通过设定一定的经营权期限,对出租车的服务质量信誉进行考核,设立退出机制,让服务不到位的出租车退出市场。另外,实行经营权期限制,也可以抑制非法炒卖、哄抬经营权价格,降低经营成本,减轻消费者负担。
  人大代表 赵水阳
  我开出租车已有18年时间。这两年,出租车行业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进行改革。其中,为驾驶员减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经营权能无偿使用,对驾驶员来说可以省下很大一笔支出。
  另外,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驾驶员经营权的取得是支付了一定的费用的,如果市场逐步放开,还是希望政府对原有行业从业人员的利益作适当的考虑,能够兼顾公平,争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行业代表 吕兴
  2
  怎样的运价机制更有利行业发展?
  2015年,龙泉县启动出租汽车运价改革,出租车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改革试点,由经营企业根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等因素自行定价。2016年,杭州、宁波也启动运价试点改革,改政府定价为政府指导价,并根据出租汽车个性化属性,制定了适当略高的运价水平。在绍兴,什么样的定价模式理有利于行业发展?
  透过出租车改革,应该有效提升出租车的服务和形象,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树立城市良好形象。
  作为目前出租车最大的竞争对手,网约车的优势就是在于它的价格。出租车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需要适当放开政府定价的模式,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预约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对巡游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进而探索更为灵活的运价确定机制。
  人大代表 高维英
  从运价形成机制来分析,我认为现在出租车的运价还是太低。我碰到一个出租车司机,他说早上做了5个小时生意,毛收入只有150元,自己只能进帐30元。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已入不敷出。
  在定价方面,我认为应当建立出租汽车运价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定价规则、完善运价与燃料价格联动办法,特别是高峰期等时段,要建立更为灵活的定价机制,充分发挥运价调节出租汽车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有关部门要依法规范出租汽车运输市场价格行为,打击低价恶意竞争,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市民代表 吴春燕
  3
  怎样建立更合理的运力调整机制?
  2015年,义乌率先开展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明确表示将逐步放松数量价格管制。2018年之前为改革过渡期,其间逐步增加运力投放,引进新的出租车经营业态。2018年后运力管制全面放开。我市应该怎样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出租汽车运力调整机制?
  现在的出租车,一般只有巡游一种经营业态,就算是电台的出租车,实际上来的还是巡游出租车。其实,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出租车行业完全可以引进更多的业态,比如顺风车、预约车等等,来丰富行业的业态,为乘客提供更多样的服务。
  对于网纺车来说,运力则要适当控制,不能一下子就全部放开。尤其是私家车,绝对不允许没有营运资质的车辆投入营运。
  专家代表 雷风清
  现在绍兴打车很难,我住在城东,大半个小时打不到车是很正常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单纯靠增加出租车数量就能解决问题。
  出租车的数量,需要的是一种动态总量控制,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出租车动力动态监测调整机制。要科学确定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分担比例,定期评估市场供求状况,及时调整运力规模,做到既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又避免盲目发展。
  学者代表 杨国辉
  4
  出租汽车企业是否应当重组兼并?
  2015年,杭州在改革进程中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杭州公交下属8家公司整合为杭州出租集团,杭州外事下属5家公司整合为杭州外事旅游汽车集团,鼓励确权后的个体车辆挂靠公司,做大做强国有品牌。目前已经吸引近50%以上个体车辆挂靠公司,已完成对近4000辆个体车的整合。我市的出租汽车企业是否有生存的必要?是否应当重组兼并,做大做强?
  我认为,出租汽车企业重组兼并很有必要。现在很多出租车公司规模很小,五六十辆车就能组成一家出租车公司,抗风险能力不强,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
  如果能将这些小的出租车公司重组兼并,做大做强一些优质的出租车公司,降低公司的管理运营成本,对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来说都是双赢的。
  行业代表 吕兴
  出租汽车企业重组兼并是减轻出租车负担的另一项重要的改革手段。企业透过做大做强,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提升服务质量。现在的出租车管理,基本上是行业主管部门直管的状态,企业的主体责任缺失,部分出租汽车企业确实存在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通过出租车企业的重组兼并,能更好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合理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和服务效率。
  学者代表 邵昀泓
  5
  传统出租汽车行业与互联网如何融合发展?
  2015年,由北京首汽集团和祥龙出租车推出的“首汽约车”500辆车投入正式运营,推出“首汽约车”APP。车辆全部为政府许可的出租营运车辆。2016年,上海海博出租网约车加盟滴滴专车平台,帮助传统出租车企业在不大量新增固定成本的前提下,开展新兴网约车服务。我市的传统出租汽车行业与互联网该如何融合发展?
  我们绍兴市联合出租车公司绝大部分出走的驾驶员都进入了专车市场,开起了专车,也获得了更高的收益。
  不得不说,互联网平台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出租车本身的特点也不能忽视。如果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必能起到更好的合作效果。我建议政府为我们出租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进行牵线搭桥,将我们的出租车引入互联网平台,今后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叫出租车,提高出租车的实载率。
  行业代表 卢贤良
  网约车和出租车,并非零和游戏,两者的矛盾并不是守全不可调和,甚至可以实现良性的合作关系。出租车企业要提升竞争力,除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整合资源,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融入互联网环境中。
  政府可以建立一个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 也可以与现有的互联网平台合作,将出租车吸纳到互联网平台之中。
  市民代表 金旦
  6
  专车平台如何实施行业监管?
  2015年6月1日,为应对打车软件大规模使用后造成的诸多行业不利影响,由上海市交通委牵头筹建的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营。该平台可以通过对打车软件平台数据和行业信息平台数据的对比,实现了经营车辆、驾驶员的合法性审查,过滤了不合格车辆、人员利用打车软件违法营运。我市的行业主管部门该如何对专车平台实施监管?
  在专车市场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往往鱼龙混杂,一些素质不高,甚至劣迹斑斑的驾驶员也混入了专车驾驶员的队伍中。
  我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实施行业监管,设立准入机制,严格把关,确保乘客乘坐网约车的安全。在准入方面,向专车平台颁发经营许可,平台须设立实体办事机构,实施服务质量管理,承担主体责任。
  专家代表 王振洪
  我认为,网约车作为一种新的业态,政府要管,但不能管死,政府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准入制度,在规范有序运营的前提下,进入市场自由竞争。
  行业管理部门该落实的行业监管责任还是要落实,网约车平台必须接入交通运输部门监管平台,并约束网约车平台建立起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
  学者代表 杨国辉
  6月23日下午绍兴市道路运输局发布了关于取消绍兴市区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的通知: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文件通知2016年1月1日开始,市区停止收取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对出租汽车实行经营权无偿使用。
  已一次性缴纳经营权有偿使用金且至2016年1月1日经营期限尚未到期的,按投入资金、剩余经营时间(按月)折算出相应的余额,予以退还,经营权期限按《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通知》(绍政办发〔2005〕75 号)执行,最长不超过六年。
  据了解,目前,越城区、柯桥区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收取额度为每车1万元/年,按年收取;新昌县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收取额度为每车1万元/年,按年收取,部分按5年一次性收取;嵊州市为每车0.8万元/年,按年收取;诸暨市为每车0.6万元/年,按年收取。
  近期,杭州、义乌等周边地市纷纷出台政策,取消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因此,取消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符合国家有关改革精神,有利于减轻从业负担,能够促进行业稳定和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出租汽车经营权实现无偿有期限使用是我市启动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政府逐步厘清行业管理职能,调整行业管理思路的开端,目的是为了使出租车服务能够进入良性循环,而且用优质的服务来取得经营权,这是这次改革中很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