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应含笑擎旗有后人 浙江各地祭扫先烈

03.04.2017  04:16

   台州庄严宣誓慰军魂

  本报台州4月1日电(记者陈久忍区委报道组缪丽君林霞)青山葱翠,忠骨长眠。4月1日上午,在台州市椒江区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前来祭扫缅怀的市民络绎不绝。该陵园是为纪念1955年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光荣牺牲的454位烈士而建的,如今已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先烈回眸应含笑,擎旗自有后来人。上午9时,在通往烈士墓区的石阶旁,一群群穿着黄色外套戴着小黄帽的小学生特别惹眼,他们正排队参加祭扫仪式。

  在烈士墓区,台州市文华小学800多名学生向烈士庄严宣誓:“敬爱的革命先烈,我们一定要举起你们的旗帜,继承你们的遗志,实现你们的理想。”临海市沿江镇下岙小学30多名一年级小学生则起了个大早,在老师和父母陪同下,专程赶到椒江祭扫。

  入党积极分子、台州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肖懋鸥与20多位同事一起来缅怀先烈。“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以更饱满的热情工作,回报先烈,回馈社会。”肖懋鸥说。

  “一个星期以来,数今天来祭扫的人最多,光提前预约举行缅怀仪式的单位就有15家,未预约自发前来的单位和个人还有很多。”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盛况会一直持续到4月10日左右。

   宁波此心安处是吾乡

  本报讯(记者朱依琼)每逢清明时节,对故人的思念,就愈加悠远绵长。

  1937年,国难当头,宁波女学生应唯鲁(原名沈鞠如)为抗日奔赴延安。她以笔作枪,成为《晋察冀日报》战地女记者。1940年,她牺牲在太行山上,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21岁。去年4月,这位甬江女儿终于魂归故里,葬在了宁波同泰嘉陵的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中。

  今年是应唯鲁回到家乡的第二个年头。清明前夕,应唯鲁的弟弟、今年86岁的画家沈天万带着家人从上海出发,与从杭州出发而至的三姐沈醒鲁一家在宁波会合。

  进入同泰嘉陵后左拐,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映入眼帘。应唯鲁的墓碑位于其中。沈天万带着一行人径直走到应唯鲁墓前。大理石碑上,镌刻着“甬江儿女、太行英烈”八个字和简短的生平,还镶嵌着沈天万亲手雕刻的应唯鲁的浮雕像。“我年纪大了,但姐姐的神韵,只有我一个人雕得出来。”沈天万对记者说。

  站在墓前,沈天万和沈醒鲁的眼眶湿润了。他们将准备好的鲜花放在应唯鲁墓前,还给她上了香。一行人静静地站了许久,心中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

  “二姐,我带着三姐和我们的子女来看你了。你在这里过得好吗?”沈天万的一句话打破了平静。

  沈醒鲁拍了拍沈天万的肩膀,对着墓碑喃喃道,“我们很想你,你是我们的骄傲!”

  春风中,铜像上的应唯鲁笑得自信又坚毅。

   温州英雄母亲传大爱

  本报讯(记者尤建明区委报道组王路遥王荣)淅淅沥沥的小雨打湿祭奠者的衣襟,唤起人们对先烈的追思。3月31日上午8时许,在温州市鹿城区翠微山烈士陵园,自发前来的各界祭奠者在国歌声中手捧鲜花,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默哀,向烈士墙与烈士陵园献花。

  在人群中,记者一眼就认出了“英雄母亲”罗小双。“儿子,妈妈来看你了……”手捧着鲜花的罗小双在消防官兵陪同下,望着烈士墙上儿子的名字,站在烈士墓碑前深情呼唤着。

  罗小双是一等功臣、革命烈士管志彦的母亲,也是全国消防部队“十大英雄母亲”之一。2005年,年仅21岁的管志彦在安徽省马鞍山一起火灾中为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光荣牺牲。痛失独子的罗小双走出悲恸,当起了温州市消防部队编外指导员,将满腔母爱倾注到消防公益事业中。与她结对的温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官兵都亲切地喊她“管妈妈”。

  “罗小双工作室”和“罗妈妈拥军服务志愿队”诞生了。罗小双与她的消防“孩子”们一起,走进千家万户帮扶困难者,宣讲消防安全知识,先后获得“浙江杰出志愿者”荣誉称号和第二届全国119消防奖。

  战友们心系英雄母亲,并不断将大爱精神传承与发扬。如今,走进鹿城,时常能看到双拥志愿者与社区义工为城市文明奉献的身影。

   杭州好时代不忘初心

  本报杭州4月1日讯(见习记者叶临风姚颖康)31级台阶不高,也不低。90岁的陈文彬老人在大家的注视下,一步一步缓缓走向功勋纪念墙。咖啡色外套、胸前别了礼花,特意打扮过的陈文彬,今天精神格外矍铄,也格外庄重。

  4月1日,来自浙江大学等省市单位的70名离退休老干部代表,来到钱江陵园参加“红色清明,赤心永存”主题祭奠活动。站在功勋纪念墙前,陈文彬动情地说道:“越是生活在这个好时代,越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祭奠仪式在浙大玉泉校区老年合唱团的歌声中拉开帷幕。穿着清一色的黑衣黑裤、系着黄丝巾的老人们,在纪念墙前列队而站,献上一曲深情的《你是灯塔》。接着,他们在功勋纪念墙前为参加过革命的老红军战士默哀一分钟;他们向英雄敬献花篮;他们来到“红军苑”,为长眠于此的红军战士清洁墓碑、敬献鲜花。

  杭州钱江陵园于1997年建成“红军苑”,至今已有28位老红军以及6000余位老干部长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