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写作者应该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
近日,本端请到著名文学批评家张莉,在杭州晓风书屋体育场路店与读者见面。
70后的张莉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持微火者》《来自陌生人的美意》等作品,是最年轻的茅盾文学奖评委之一。
这次来杭,张莉带来新作《众声独语:70后一代人的文学图谱》。
《众声独语》收录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中。书名里的“众声”,说的是声音高低起伏、嘈杂多样:因为书中收录了张莉历年来对20多位“70后”作家及作品的批评文字,论及的路内、葛亮、海飞、徐则臣、余秀华、鲁敏等等作家,也都曾经光临。
而所谓“独语”,因为——在喧哗浮世,倔强的独语者们在各说各话,各有所思,各有所异。张莉认为,这是文学最具意义之所在。
读书会现场,张莉与作家桑格格、影评人苏七七围成圆桌,深谈70后的阅读、写作和生活。
从新锐到中坚,关注当下文学
《众声独语》对张莉深具意义,是她10年来和一代作家在文学现场共同成长的结绳记事。
十年前,张莉刚刚博士毕业,开始着手做当代文学批评。
十年来,翻阅各种文学期刊、报纸、杂志然后记笔记,成为她文学批评工作的一部分。
近年来,张莉持续关注、书写的路内、葛亮、阿乙、张楚、曹寇、鲁敏、李修文等70后作家逐渐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前沿或者中坚,而10年前,他们都还是新锐作家,有些人甚至是为“抽屉”写作的。
“我和他们是同生共长的,在每个作家论背后有我心里非常浓郁的情感,他们对世界的很多理解也代表了我对世界的理解。”这些作家论中,许多已经成了学术研究的基础文献。
苏七七是张莉在北师大的校友,她在这位批评家身上看到专心、耐心。
“有时候看到一本好小说,同伴聚在一起讨论,有时写书评。但很少有人能像张莉一样坚持十几年,从闲聊,到书评,直到作家论,形成一个完整的反馈。”
“双微”时代要克服自我的虚荣
在信息时代,张莉也注意到,微博、微信的存在,写作很大程度上要克服自我的虚荣。因为为掌声而写热点话题,很容易得到媒体、大众的关注。
“有的作家会成为热点,也会获得很多大众的关注。但是关注的只是作家本人的际遇,并不一定是作品本身。”
也有批评家为了获得掌声语出惊人而忽视作品本身,张莉认为:作为批评家,应该为内心写作。
这个时代,写作者为了销量、曝光度、得奖,做出许多选择。但是,张莉相信,很长时间以后,真正好的作品会慢慢留下来,时间是公正的。
现场读者提出,作为一个年轻人,如何在这个时代不冷漠,保持对他人的善意和爱?
张莉说,对这个问题保持思考,正是不冷漠的证明。
“今天,我们被机器绑架了,一家人沉默地吃饭,却在朋友圈里留言点赞。我们在网络上慷慨激昂,可在生活中却不愿意给家人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有时候,我也会反省,我们爱他人的能力在逐渐丧失。”张莉觉得,在网络时代不可回避的信息欢腾中,保持敏感性与疼痛感很有必要。“我觉得写作者应该对这个时代保持清醒和疏离。众声喧哗的时代,独立思考非常重要,要时刻警惕人云亦云。”
她眼中70后作家的进化史
张莉特别关注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梁鸿的梁庄人,徐则臣笔下那些跑步穿过中关村的人,鲁敏笔下有暗疾的人,李修文笔下无家可归的人、路内笔下在有毒车间工作的人……这些被写在低处、暗处的人是她着意关注的。“优秀的作家可以使沉默者言说。”张莉说。
在张莉看来,70后作家,身处于60后的文学高峰和80后的市场化之间的夹缝:看到了计划经济的解体,又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来临。“你能否‘肩着历史的闸门’,能否把这个节点写出来,这对所有70后作家都是一个考验,但是很多70后作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009年后,70后作家开始转型:开始关注不一样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现实。
到了2016年,则是70后作家的丰收年:路内的《慈悲》写了一代人隐没的、沉默的声音;葛亮的《北鸢》写出了另外一段历史;付秀莹的《陌上》写出了中国新的农村现状。
逐渐地,70后“从我,写到我们,再写到和我们有关的一切。”在张莉看来,60后作家已经强壮成了独特的个体。70后作家还经常被打包叙述。这一代作家应该建立个人作品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