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审计建议各主管部门 加快与下属中介机构脱钩

15.06.2015  18:45

今年3至5月,市审计局对政府投资项目参建中介机构履职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审计发现,各主管部门下属的中介机构多依附行政资源而存在,双方利益关系密切,不利于中介机构的行为规范,也不利于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亟需推进行业改革。

一、中介机构专业资质人员缺乏,申报资质时借用主管部门事业编制人员。审计对6家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11家中介机构调查发现,有3家中介机构在资质申报时,借用主管部门事业编制人员。

二、中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管理者由主管部门派遣。审计调查发现,上述11家中介机构中有5家中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管理者等主要职务由政府或主管部门派出人员担任。派出人员身份有事业人员、公务员,同时在中介机构领取劳务费或各项补贴。

三、依附主管部门的中介机构在业务承接上占有明显优势,市场相对垄断。审计重点对16家设计单位业务来源进行分析,2012年-2014年,16家设计单位,其中本市的6家行业主管部门下属事业或国企单位合同总额占市场份额的90.8%,10家民企及外地企业占市场份额的9.2%。同时,审计发现存在部分主管部门将中介服务项目直接交由下属中介机构实施的情况,部分项目因为未及时开展而搁置,导致资金在中介机构沉淀并缺乏监管。

四、主管部门在下属中介机构列支各项费用,资产互相占用。审计发现,各主管部门在下属中介机构列支财政预算内不能开支的临时工作人员费用等较为普遍,个别中介机构大额费用存在由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审批的情况。审计认为,各行政主管部门与下属中介机构的上述种种相互依附关系,必然导致各中介机构市场主体地位不强,责任意识不强。从长远来看,会给中介机构的运作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使中介机构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审计建议加快推进中介机构与主管部门分批分类脱钩,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作用。一是积极启动各行政主管部门与下属中介机构的脱钩工作,不再审批设立新的类似企业,对形式上已经脱离,实质上未脱离的企业进一步改革到位;二是通过放开中介市场,让更多优秀的外地企业加入到竞争中来,政府主管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中介机构参与建设及执业过程中的监管上来,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使市场能够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