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③:东平巷晴雨管家 开拓老小区准物业管理新思路 文一路21号苏式筒子楼大院门口 还能看到那颗闪闪的红星

28.07.2018  02:01



鲁阿姨今年55岁,右手虎口处,有一道2厘米泛白的疤痕。

  “年轻时住筒子楼时留下的。起夜上厕所摔了一跤,手磕到洗手池边沿,流了很多血……30多年前的事了。”鲁阿姨有点唏嘘。

那辰光,鲁阿姨和丈夫赵大伯是杭州117医院的双职工,结婚后双双从集体宿舍搬进医院筒子楼,两人分到一间大约10平方米的房子,跟另外14户人家共用卫生间和水房。“从水房往里走才是卫生间,洗手间地面湿滑,容易摔跤”。

洗浴卫是共用的,厨房是自家在走廊上搭的。油烟一起,整个楼层烟雾缭绕。住得如此紧巴,难免“鸡犬之声相闻”。“在家说句话,跟菜的香味一样,能传遍整个楼层,”鲁阿姨苦笑地说,“一层楼的15户人家过成了一个家。

尽管不方便,但没得选。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鲁阿姨都住在这个筒子楼里。

后来赵大伯转业,1999年,夫妻俩搬进了新单位的福利分房——一套50余平方米的两居室。

福利分房政策停止后,住房逐步走向商品化、社会化。杭州市围绕“住有所居”和“住有宜居”的目标,通过一手抓“商品住房体系”,一手抓“保障住房体系”建设,形成了商品房和保障房“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人们的居住条件虽参差有别,却同时站上了改善提升的跑道。


改造后的高银街今非昔比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杭州老小区纷纷迎来“准物业

市场化下的杭州,老旧小区与新建商品房形成鲜明对比。

鲁阿姨一家居住的福利房,从新变旧,渐渐地,与周边窗明几净、高高林立的商品房形成巨大的反差。没有物业,小区道路失修、环境脏乱差、私搭乱建等现象开始凸显。鲁阿姨从当初的“心满意足”,渐渐变得“心浮气躁”。

老旧社区的这些问题,只有长期管理才能好转。

市房管部门2007年统计,老城区至少还有12.5万户居民居住在没有物业管理的老小区。

据《杭州市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市房管部门同步在老旧社区展开“专业物业管理”和“纳入社区管理”,“准物业”被融入老小区改善中。

上城区东平巷社区是杭州典型的老小区,存在楼道狭窄、公共空间缺失等典型问题。

2017年,东平巷社区建立“晴雨管家”模式——社区居民自治,居民自己管理自己,有问题就召开楼道居民民主讨论会共同协商——探索出了一条老小区自治管理的新路子。

钱从哪来?大家集资。

东平巷社区每户居民每年上交50元,作为“楼道自治基金”,开支由所在楼道居民自主协商。这笔钱由专人管理,一人管项目,一人管钱。“以前不少居民把旧家具、杂物堆放在楼道里、晒台上,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引起邻里矛盾。有了‘晴雨管家’准物业管理,这类现象已经杜绝了。

这样的老小区准物业管理尝试还有不少,为群众自治模式开拓了新思路。杭州的物业管理目前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排头兵”。


让时光倒流”的50年代筒子楼

在有故事的楼宇里

享受更舒适的生活

如果说杭州是一部书,那一幢一幢的筒子楼,就是曾经留在这本书中重要的一卷分册,它代表了过去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生动的生活。

文一路21号这样的苏式筒子楼就是一个典型,这座院子里的5幢房子曾作为浙江工业大学教师宿舍,存在了许多年。

文一大院这5幢楼房,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

2009年,拱墅区将文一大院纳入危旧房改善和庭院改善工程,对年久失修、配套设施缺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进行了全面修缮。

通过拼接改建,每户家庭都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装上了管道煤气和一户一表。

大院里,杂草、蔬菜、乱搭的棚子全部被拆了,300多平方米的中心庭院建了休憩亭,用彩砖铺出“跳房子”图案地面,安装了9个探头——筒子楼也有了商品房的布局和设施。

修缮不是改头换面,而是一项“修旧如旧”的工程:更像是“让时光倒流”。

在焕发新颜的同时,为了留住记忆,需要还原细节。文一大院的修缮,在细节上花费了不少心思。

比如,防盗窗采用铁艺仿古铜色;钢结构的雨挡代替雨篷;晾衣竿用竹竿代替不锈钢等。

大院门口那颗闪闪的红星,以及院门两旁“集体力量大 团结就是力量”的红色标语也得以保留,这些标志性的东西,最能勾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经过修缮,文一大院从内到外焕发新生,成为现在杭州仅存不多的作为老建筑保留的筒子楼。


西湖边的百年思鑫坊

找回最正宗民国范儿

积累了修缮经验,比文一大院修缮难度更大,历史感更厚重的杭州历史街区之一,杭州典型的石库门建筑群思鑫坊,在2016年开始“修旧如旧”。

思鑫坊建于上世纪20年代,位于杭州“四条名街”菩提寺路、孝女路、成生路和学士路之间,距离西湖音乐喷泉仅500米左右,有“百年思鑫坊,半部民国史”之佳话。

历经百年洗礼,思鑫坊一边生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边备受摧残、饱经沧桑。思鑫坊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有六条巷弄、七栋别墅,一百多个石库门单元,这里曾经环境优雅,名士云集,书画家余绍宋、国民党官员宋延华、何柱国,实业家胡海秋、医学家李茂之等众多名人,都曾居住于此。

但因为居于闹市却年久失修,这里的很多房屋破烂、配套公建陈旧、业态布局杂乱、街区环境无序。

2016年,思鑫坊提升改造被列入环境整治提升重点项目之一,这块历史街区开始了综合整治。关闭杂乱的“无证餐饮”,让思鑫坊摆脱烟火油污;拆除违章建筑,为住户们“拼厨接卫”,一年多后,思鑫坊恢复了“清水砖墙、雕花门楣”的石库门建筑的风貌,风姿重现,再次成为具有杭州典型近代民居特色的历史街区、展现最正宗的民国范儿。

经过2007-2012年的5年危旧房改善工作,以及2016年开始的“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杭州已经向高楼林立的国际化城市迈进。

儿时捉迷藏的巷子,已成为藏别墅卧豪宅的高档住宅区;父辈们上班的工厂大院,摇身一变成了商业CBD;市中心老旧小区,刷新“颜值”后,成为有故事的“老人”,用自带的语言符号和独特的气质,告诉来往的行人,每一个被善待的过去,都会成为未来的珍藏。



(王青 房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