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打造美美与共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境界

20.06.2017  14:44

  作为浙江省唯一具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的城市,台州市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坚持设施、活动、机制和队伍“四位一体”,立足实际,聚焦“社会化+公共文化”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又彰显台州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径。

  佛宗道源的悠久历史、山海水城的灵秀之美、和合圣地的文化积淀、制造之都的科技创新,以及一种被鲁迅先生称为“台州式硬气”的人文特质——这些文化气息,深深烙印在台州人的生活中,与时代精神融合,与台州创造相随。

  2009年,台州市开始实施“三个三”文化计划,即推进农村、社区、企业三大文化阵地建设,打造面向农村、社区、企业三方面文化活动品牌,健全投入、激励、考核三项机制。同年4月,全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台州召开,刘云山同志对“三个三”文化计划高度肯定。台州市“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即用政策性文件规定,在政府性建设工程、城市临街建设项目、居住小区等建设投资总额中提取1%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艺术设施建设)获文化部创新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共建经验被中宣部调研组专题推介,台州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并举的做法在浙江省推广,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法人治理机制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和肯定。

  近年来,台州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文化强市”建设,紧紧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

  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

  努力实现达标创优

  台州市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契机,全面推进“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建设10个市县(市、区)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提升1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成1000家农村文化礼堂与1000家“家庭图书馆”、培育1万名“文化大使”。

  在设施建设上,按照“建、管、用、育”相统一的要求,升级和改造各类文化设施。市级层面,市博物馆正式开馆,市文化馆扩容1600平方米,市大剧院建设项目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市非遗展示馆着手改建,市美术馆新建项目开始选址工作。2016年全年,台州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三馆到馆250万人次。县级层面,要求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一级以上标准。截至2016年底,全市超过半数的馆达到一级馆要求。乡镇层面,抓住一批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上相对薄弱的重点乡镇,集中开展挂牌督办。目前,全市129个乡镇建成上等级文化站127个,其中一级以上40个,平均每个乡镇配文化员编制3名。村级层面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933家,基本覆盖所有中心村和历史文化村落。据估算,创建期内,全市新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60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超过50亿元。

  为缩短文化服务到达路径,打通城乡一体“最后一公里”,台州市积极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创新“和合书吧(24小时自助图书馆)”“汽车图书馆”等项目。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街道)图书分馆56家、文化馆分馆10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20家,市县两级汽车图书馆投入运行。

  在人员设置上,落实乡镇文化员回归工程、开展村(社区)优秀专兼职文化管理员奖补。全市除个别县(区)外,各乡镇在岗文化员数量均已超过3人,村(社区)兼职文化管理员覆盖率达90%以上。整合文化“特派员”、文化馆干部下基层“五个一”等做法,制定实行“乡土艺术家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市县两级文化馆200余名业务骨干已分头对口落实联系村(社区)300个,累计开展业务培训指导1000余场次,就地组建群众文化团队近400支。

  实施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分群文、图书和文博三大系列,按照市本级、县级和乡镇级1∶1∶1的课时比例,分级制定实施了文化队伍全员培训工作计划。2015年至2016年,全市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在职员工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均不少于15天,镇村两级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年人均受训5天以上。

  全力深化社会化建设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台州样本

  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单靠政府一手操办,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差异化文化需求。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台州市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活跃的台州特色,将社会化作为制度研究和机制创新的突破口,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施行。

  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台州制定出台了《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奖励扶助办法》,鼓励、吸引社会力量通过议事协商、PPP、定向捐赠和民办公助等形式,投身公共文化领域。“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正式纳入《台州市城乡规划条例》,并于今年3月1日颁布实施。目前,全市已建有民办博物馆27家,温岭建成“家庭图书馆”167家,玉环建成“农信书吧”“文化e站”10家。“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已引入社会资金9000多万元,建成110座城市雕塑、两条文化长廊等一大批城市文化设施,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

  在资源整合方面,由市级文化机构牵头,整合70余家拥有文化服务职能、资源和意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先后组建了“环市民广场公共文化服务联盟”“台州市公益讲座联盟”等15个文化共建共享组织,打造资源共建、馆舍共享、信息互通、宣传互动、活动联办和队伍协同的“大文化”服务联合体。

  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台州市在省内率先制定实施政府向社会力量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办法,将由财政买单的文化服务项目全部推向市场,由社会力量与公办文化单位平等竞争,评标采购。此外,玉环市楚门镇等地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运营模式创新试点,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负责文化站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试点以来,政府年投入150多万元,带动文化站每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培训展览等80多场(次),培育群众文艺团队26支,发展文化志愿者800多人,受益群众超8万人次,成本可控,效益可观。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国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根据其功能定位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吸收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和公众参与管理。”台州市据此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先后建立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制度等。如以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为样本的文化设施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创新开展农村文化礼堂供给侧改革,形成了众筹、众创、志愿者管理、资本采购的“4Z模式”等一批特色亮点,有效推动群众从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向“组织者”升级,激发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受到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等领导的批示肯定并在浙江省推广。

  全域开展“台州文化年”系列活动

  让城乡百姓共享文化盛宴

  在公共文化社会化运行过程中,“台州式”的探索远远不止于此。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知晓率低、参与率低、设施利用率低”的“三低”现象一直是各地公共文化发展的绊脚石,对此,台州市从服务内容着手,全域开展“台州文化年”系列活动,同时以数字化发展为导向,搭建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

  4月8日下午,一场诗歌朗诵会在台州市图书馆举行,浙江图书馆文澜朗诵团以及多位朗诵爱好者深情诵读了15首优秀文学作品,为观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伴随着这场朗诵会,2017“书香台州·全民阅读季”也正式启动。

  “书香台州·全民阅读季”是“2017台州文化年”内容之一,与“和合台州·民俗文化季”“山海台州·书画艺术季”“大美台州·精品展演季”组成文化“四季”活动。

  第一季度的“和合台州·民俗文化季”以元旦、春节和元宵等传统节日为载体,将和合文化与越剧、乱弹、展览、灯会相融合,如乱弹历史剧《戚继光》巡演、神话音乐剧《刘阮遇仙》展演和“三门祭冬”非遗项目展示等,都汇聚了近年来全市在民俗文化传承和创作方面的最新成果。第二季度的“书香台州·全民阅读季”以精品引领打造阅读品牌,按照人均1册藏书和每本藏书年均流通1次以上的要求,完成市域范围内通借通换一卡通用、数字资源扩容等项目。第三季度的“山海台州·书画艺术季”将以甘肃省博物馆“驼铃古道、锦绣思路”文物展、浙江美术馆馆藏书画精品展、大陈岛影像60年巡展、卢乐群艺术馆开馆暨精品书画展等活动为主,在全市范围举办30个主题、80余场次的展览和赛事活动,为台州市民呈现一大批高水平的书画、影像作品。作为压轴的“大美台州·精品展演季”将汇集全市优秀非遗项目展演、浙江省第十六届音乐新作大赛、世界级芭蕾舞专场演出等30余场次的各类精品演出,并集合各县(市、区)举办的椒江区枫山艺术节、路桥区商都文化艺术节、临海市崇和大舞台系列演出、仙居县山水音乐节、三门县百姓文化节和市县联动开展的台州市农民文化节,为市民展示各地文艺团队和名家的一批精彩原创节目。四个季度活动不断,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项目、季季有节庆”的氛围。

  今年,台州市还通过市县联动推荐选拔,分别集中举办台州好风俗展演、台州好书房评选、台州好书画大赛和台州好唱腔大赛等活动,形成品牌示范效应,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这些活动的积极展开,正是台州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和服务供给提升的有效呈现。

  线下,台州市通过系列文化活动,为市民打造不间歇的文化活动;线上,建设数字平台打造没有边界的文化共享世界。全市文化系统开设了各类微信公众号42个,建成台州网络图书馆等数字化信息系统6个。文化服务信息预告覆盖主要文化场馆,月均推送活动信息5.6万多条(次),编印《台州文化有约》折页3000余册。市图书馆90%以上的活动来自公众需求反馈,市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培训项目依据公众满意度实行末位淘汰。

  以多媒体+信息化为亮点,完成农(渔)村数字文化广场建设。以三门县为试点,投资800余万元,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海岛)规划建设了首期17个集文娱、休闲、健身、教育为一体的农(渔)村数字文化广场。建成后,已相继承办各类村际联动的大型文化活动40余场次,现场参与人次超2万人次。汇聚全台州领域的文化活动和1000余家文化场馆资源的“台州文化云”一站式互动平台预计8月将正式上线,可为用户提供现代便捷的文化品质生活服务。

  全员发动强力保障

  强势推进创建工作

  台州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深入贯彻来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4月24日,台州市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为各级领导干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5月,台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发文制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纳入县(市、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公务员培训内容、全市“七五”普法工作规划和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课程。

  5月25日,在台州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部署了下阶段工作,并根据前期创建进度,同县(市、区)签订第二份责任书。

  在组织构架上,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市、县两级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全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专题部署会议和专项督查推进会。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示范区创建的实施意见》《台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5—2017年)》《台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分工》等政策文件,明确年度进度和年度任务,有效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

  在制度设计上,建立示范区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度、督查评估制度和月报制度等,严格日常管理推进。2016年,示范区创建工作与GDP等重点指标同分同值列入市对县(市、区)年度考核。2017年,该项工作与深化改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一同纳入专项工作考核,每项10分。

  在资金保障上,对照示范区创建标准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要求,市县两级都列出了创建期内所需的资金投入计划,并统一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其中,市本级创建工作经费为4000万元。

  在机制创新上,2015年台州市引入专家组力量,启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创新研究》这一制度设计课题,下设《台州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社会化实践经验》《“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研究》等4个子课题,提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的“台州模式”,助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台州经验”。

  “文化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品格,凝聚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我们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就是要提升台州的气质,形成书香浓郁、彬彬有礼的人文环境,让台州人尽情地徜徉在文化的海洋中。”台州市市长张兵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