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台州小微金改:从“破题”到“解题”

31.12.2019  17:01

  中新网台州12月30日电(记者 范宇斌)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而破题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国金融机构必做的答卷。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台州则是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和聚集地之一,也是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该市近年来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形成了以“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征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台州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和可推广性。

  破好“必解题”提升小微金融服务可得性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无信用记录“首贷难”,难在没有固定资产“抵押难”。盘点2019年台州小微金改,破“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一道“必解题”。

  对此,台州的作答是——巩固深化已有成果和推动金融模式、产品创新相结合,提升小微金融服务可得性。

  今年,该市提升信保基金服务质效,在推动信保基金扩面增量基础上,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推出电子保函,实现了业务办理“一次也不用跑”。

  同时,升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功能,今年上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对接。目前,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涵盖15个部门9323万条信息,对该市64万多家市场主体进行了信用建档,使企业成为“透明人”。该市95%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前查询过平台,有效降低了银行和小微客户的成本。

  在推动小微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该市农信系统创新“零门槛、零费用、零周期”的“小微续贷通”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转贷难题;引导金融机构延长民营企业、制造业信贷期限;开展商标专用权、排污权、专利权、应收账款等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等。

  在深化小微金融模式创新方面,该市开发“掌上办贷”数字金融平台,实现金融服务全流程网上通办,带动银行机构“线上+线下”全流程信贷高速公路与PAD移动终端建设,该市小微金融服务数字替代率上升至69%,平均办贷续贷时限缩短至4.64天。此外,还创新小微园金融服务,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

  据了解,目前台州市已形成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合作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等并存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与保险、证券期货机构以及各类金融中介共同构建了台州金融服务的大框架。

  2019年,该市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新增各类小微企业专营机构12家。帮助地方法人银行开展政策性转贷款业务,台州引入全国最大规模的330.5亿元政策性转贷款,新增转贷款用信100余亿元(人民币,下同),为3万多户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亿元以上。

  解好“提升题、推广题”输出“台州经验”

  从破题“融资难、融资贵”,到解题“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普惠性”,台州探索出“助力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相结合”的路径,并在浙江率先建立融资监测、对接、服务“全覆盖”机制。

  在系列小微金改措施推动下和小微企业提质升级政策支持下,该市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9年新增小微企业2900家,引导和支持2245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截至2019年11月末,台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04.1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0.96%,高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

  与服务经济“多重奏”的是,台州小微金融服务坚持服务民生,深化政银联通合作模式;坚决防控风险,打造金融安全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台州积极纾解上市公司股东高质押风险,市县联动设立12个纾困基金,到位资金16亿元,该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比率超过80%的上市公司从2019年初11家下降至6家,首批14家高股权质押风险上市公司已有12家主动退出帮扶名单,成为浙江出台企业纾困政策最早、纾困基金落地最快、纾困效果最好的地市。

  浙江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了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完善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地方金融体系等内容,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台州模式正是该领域的典型代表。

  试验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的改革创新成果,如何总结经验模式和推广改革成果,成为这一年小微金融服务台州模式的“新聚焦”。

  对此,该市积极推进推进小微金融服务标准化试点,以标准化手段固化已有的改革成果。通过推进普惠金融小镇建设、开办研训班、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小微金融发展论坛等,持续推广经验,输出“台州经验”。

  改革推进,大刀阔斧。谈及2020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未来之路”,台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水平;建设“三中心三基地”,努力打造国家级小微金改试验区升级版;持续对接重大战略,拓宽小微金改广度和深度;多渠道对接资本市场,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切实优化区域金融环境等。(完)